二、腹膜透析并發(fā)腹膜炎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腹膜透析并發(fā)腹膜炎。
(二)診斷依據。
根據《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guī)程》、《腹膜透析標準操作規(guī)程》(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
1.透出液渾濁伴或不伴腹痛;
2.透出液常規(guī)WBC>100/μL; 中性粒細胞>50%;
3.透出液病原微生物培養(yǎng)陽性。
上述三條中符合兩條可確診。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guī)程》、《腹膜透析標準操作規(guī)程》(中華醫(y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編著)。
1.早期診斷一旦出現(xiàn)腹透液混濁,無論有無腹痛,應懷疑腹膜炎。及時留取第一袋渾濁透出液送檢,包括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革蘭染色和病原學培養(yǎng)+藥敏。
2.一旦考慮為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留取標本后即應開始經驗性抗感染治療。如腹水渾濁明顯或疼痛劇烈,可使用數(shù)袋1.5%葡萄糖濃度腹透液沖洗腹腔。
3.初始治療可經驗用藥,一旦明確病原菌應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素。應聯(lián)合使用抗菌素,選用覆蓋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的抗菌素,如第一代頭孢菌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生素加入腹腔。若對頭孢類抗菌素過敏,建議用氨基糖甙類或萬古霉素加入腹腔。盡量選用對殘余腎功能影響小的藥物。一般病原菌抗菌素療程2周左右,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及腸球菌等為3 周。
4.腹水感染時,為避免纖維蛋白凝塊形成,可在腹透液中加入適量肝素。
5.腹膜炎時,超濾功能下降,可更改腹透液葡萄糖濃度,縮短存腹時間,夜間干腹等措施保證超濾量,避免容量負荷。
6.一旦診斷為真菌性腹膜炎,則應拔除導管,使用抗真菌藥物。
7.結核性腹膜炎一般采取四聯(lián)療法,局部和全身用藥相結合,無效者拔除導管并繼續(xù)抗結核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3–7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腹膜透析并發(fā)腹膜炎疾病。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時,但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糞常規(guī);
(2)肝腎功能、電解質、酸堿平衡、血糖、CRP、ESR及iPTH;
(3)透出液常規(guī)、病原微生物涂片、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
(4)腹部超聲、胸片、心電圖。
2.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1)血培養(yǎng)、CA125、凝血功能及纖溶指標;
(2)超聲心動圖等。
(七)治療方案與藥物選擇。
1.糾正原發(fā)病因和可逆因素,預防再次感染。
2.根據病情,積極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
3.必要時血液透析治療。
(八)出院標準。
1.腹膜炎癥狀緩解,腹透液常規(guī)白細胞<100/μL,多核細胞<50%。
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fā)癥和/或合并癥。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1.新出現(xiàn)其他系統(tǒng)合并癥,需要住院治療。
2.出現(xiàn)治療相關的并發(fā)癥,需要住院處理。
臨床中有部分為EGFR耐藥突變的患者,如EGFR Ex2Ois,這部分人群...[詳細]
腹部外科手術是普外科治療的核心手段,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直是影響患者康復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