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利尿劑 利尿治療主要是減少增加過多的血容量,即減輕心臟的前負荷、緩解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的充血癥狀。對于急性左心衰竭、尤其是急性肺水腫患者,可酌選利尿劑以加強療效。常用制劑包括速尿和利尿酸鈉。除利尿作用外,靜脈注射速尿還可擴張靜脈、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是緩解急性肺水腫的另一因素。靜脈注射后約5min起效,療效持續(xù)4~5h。
用法:速尿20~40mg溶于5%葡萄糖液20~40ml內,緩慢靜脈注射?;蚶蛩徕c25~50mg溶于5%葡萄糖液30~50ml內,緩慢靜脈注射。
此外,可用氨茶堿0.25g,溶于5%葡萄糖液20ml內,緩慢靜脈注射,能加強利尿,兼可減輕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
利尿治療以將PCWP維持在1.60~2.40kPa(12~18mmHg)為宜,需注意防止利尿過度而造成低血容量狀態(tài),此時因心室充盈不足而致CO下降。另外,利尿不當可引起電解質平衡失調,尤其是出現(xiàn)低鉀血癥和低鎂血癥等,誘發(fā)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應注意監(jiān)測血電解質,及時相應補充。
下列急性左心衰竭不宜應用強力的利尿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而休克主要系低血容量所致者,應著重糾正低血容量;主要因左室順應性降低所致的老年心力衰竭,對利尿治療反應差;主動脈口狹窄合并心力衰竭,需要較高的左室充盈壓來維持CO,過分利尿可導致CO急劇下降,病情惡化。
6.鎮(zhèn)靜劑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十分困難,精神極度緊張,既增加氧耗、加重心臟負擔,又嚴重影響治療,須盡快使患者安靜下來。首選嗎啡,5~10mg/次,皮下或肌內注射,對左室衰竭和心瓣膜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腫療效尤佳。一次注射??墒盏斤@效,必要時15~30min后可重復應用1次。嗎啡系中樞抑制藥,能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減少躁動,使患者安靜下來,且可擴張周圍血管、減輕心臟負荷和呼吸困難。對老年、神志不清、休克和已有呼吸抑制者應慎用。
此外,尚可選用杜冷丁,50~100mg/次,皮下或肌內注射。該藥尚可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或休克的肺水腫,以及顱內病變所致者。
一般鎮(zhèn)靜藥和安定藥療效不如嗎啡和杜冷丁。
7.糖類皮質激素的應用 此類藥物作用廣泛,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擴張外周血管,增加CO;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促進利尿;穩(wěn)定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減輕細胞和機體對刺激性損傷所致的病理反應。對急性肺水腫的治療有一定價值,尤其是伴通透性增加的肺水腫。應在病程早期足量使用。常用地塞米松5~10mg/次,靜脈注射或溶于葡萄糖液內靜脈滴注?;驓浠傻乃?00~200mg/次,溶于5%~10%葡萄糖液內靜脈滴注。嗣后可酌情重復應用,至病情好轉。
8.機械輔助循環(huán) 嚴重的急性左心衰竭,如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尤其兼有休克時,僅用藥物治療常難奏效,有條件時行機械輔助循環(huán),輔助左室泵功能,可望改善心臟功能。
所用方法為主動脈內囊反搏動和體外反搏動。前者是經股動脈將氣囊導管送至胸主動脈上部,于體外有規(guī)律地經氣泵向囊內泵入或抽出氦氣,用心電圖控制氣泵的節(jié)律;在心臟舒張期將氣囊充脹,以提高主動脈舒張壓,增加冠狀動脈、腦動脈和其他臟器的灌注;收縮期則氣囊被排空,以降低主動脈壓,減輕心臟后負荷。故能增加CO、降低LVEDP和減輕心肌氧耗量。
體外反搏動是將患者下肢置于封閉的水囊內,治療原理與上相似。在心臟舒張期以加壓,促使血液回流,提高主動脈舒張壓;收縮期減低,降低左室射血阻抗,即減輕左室后負荷。
主動脈內囊反搏動創(chuàng)傷性治療方法,療效優(yōu)于體外反搏動。對明顯泵衰竭、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者更適用。體外反搏動具非創(chuàng)性優(yōu)點,適用于輕度泵衰竭和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
藥物治療與機械輔助循環(huán)常聯(lián)合應用。
消除誘發(fā)因素和積極治療原發(fā)疾??? 在搶救急性心力衰竭的同時或以后,應努力尋找和消除誘發(fā)因素,如消除心律失常、治療感染、控制高血壓、縮小心肌梗死面積、糾正休克和改善心臟收縮功能等。左房粘液瘤、瓣膜病變和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嗣后可酌情手術治療。
教會患者預防方法,如避免緊張過勞、飲食清淡、忌暴飲暴食和防止感染等,防止急性心力衰竭復發(fā)。
隨著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