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緊急外科手術治療
國外報道,大咯血內科保守治療死亡率高達23.2~64.5%,手術近期死亡率4.9%,認為對有適應癥的病例,宜盡早選用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適應癥為:①咯血量大,如24h內超過600ml,或咯血過猛,如16h內達600ml,內科治療無止血趨向者;②反復大量咯血,有發(fā)生窒息及休克者;③一葉肺或一側肺有慢性不可逆病變,如纖維空洞、肺不張、毀損肺、支氣管擴張癥、慢性肺化膿癥,對側肺健全或病變已穩(wěn)定,適于手術治療者;④全身情況及主要器官可接受大手術者;⑤出血部位明確者。
(六)選擇性支氣管動脈造影及栓塞治療
對藥物治療無效,又不宜行手術治療的大咯血者,是一個有效治療的途徑。部分病例可使大咯血長期緩解或使咯血減輕和暫時控制??沙霈F嚴重脊髓損傷的并發(fā)癥,需嚴格掌握適應癥,和需要熟練的技術。
(七)支氣管鏡止血
用硬質氣管鏡和纖維支氣管鏡插入出血側支氣管,將血液吸出,注入血管收縮劑、止血藥或作氣囊填塞,控制出血,或對有肺葉切除術適應癥者作術前準備。
(八)原發(fā)病的治療
根據咯血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二尖瓣狹窄、急性左心衰竭所致咯血,應按急性左心衰竭處理;全身性出血性疾病者,可少量多次輸新鮮血;肺結核、肺炎等引起的咯血,針對不同病因,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九)合并癥的處理
咯血常見的并發(fā)癥為窒息、出血性休克、肺不張、結核病灶播散、繼發(fā)肺部感染、繼發(fā)貧血等。肺不張時可將血液吸出或用少量支氣管擴張劑,促使肺葉復張;出血性休克時可適量輸血或用血漿代用品,維持正常血壓;不可輸血過多,使血壓偏高而造成再咯血。其他抗休克的治療,參考休克有關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