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診療常規(guī)(2)
2011-02-22 11:51
閱讀:4854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i*m
責任編輯:iam
[導讀] 定義 肺癌又稱支氣管肺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是肺部最常見的原發(fā)性惡性腫瘤。 診斷 (一)病史 1.早期癥狀:早期多無癥狀,高年患者出現(xiàn)**性咳嗽(干咳),痰中帶血或伴胸痛、反復同一部位的肺炎,應高度懷疑肺癌。 2.肺外癥狀:部分病人合并肺性骨關節(jié)病(
(二)放射治療
1.術前放療,用于下列情況:
(1)非小細胞肺癌如術前估計瘤體較大手術難以切除,可作術前放療,手術宜在放療后進行。
(2)肺上溝瘤侵犯胸壁。
(3)有N1、N2的小細胞肺癌雖然經(jīng)化療有效,但估計范圍較大手術有困難,應加術前放療。
2.術后放療,用于下列情況:
(1)手術標本支氣管殘端有癌細胞,術后應盡早作放療。
(2)術中因病變侵犯廣泛或淋巴結轉移而未能全部清除,估計有殘留病灶,應局部置金屬標記以備術后放療。
3.肺癌骨轉移,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者經(jīng)放射治療可抑制其發(fā)展及止痛作用。
(三)化學藥物治療
1.術前化療,適合于下述情況:
已證實為小細胞癌的N1、N2患者,應術前化療或加放療,爭取獲得手術指征再考慮手術與否;對少數(shù)非小細胞癌范圍雖廣泛,進行化療獲得部分緩解后,也可再爭取手術治療。
2.術后化療,適合于下述情況:
(1)小細胞肺癌手術后均應采用化療。
(2)非小細胞肺癌的Ⅱ和Ⅲ期病人術后應作化療。
(3)Ⅰ期非小細胞癌 (N0)的術后化療尚在研究中,但為針對已在組織著床或存在于血管或淋巴道內(nèi)的癌細胞,仍可考慮術后化療,尤其是腺癌和癌細胞分化差者。
3.對不宜手術治療的病人,可采用化療。
4.一般選用2~3種作用不同周期的抗癌藥物聯(lián)用,間歇、短程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卡鉑,順鉑,鬼臼乙叉甙,健擇、諾維本、環(huán)磷酰胺、表阿霉素,長春新堿,氨甲蝶嶺等藥靜脈注射。有腦轉移時可加用環(huán)已亞硝脲;并發(fā)胸腔積液時,須待胸水排盡后選用卡鉑 (或順鉑),絲裂霉素或環(huán)磷酰胺注入胸腔?;熕幬镉幸欢ǘ拘?,能降低機體免疫機制,在治療中病人無法耐受用藥量應適當減少。
5.經(jīng)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藥物,經(jīng)股動脈插入支氣管動脈導管,再插入分布于肺癌的支氣管動脈,緩慢注入卡鉑(或順鉑),5-氟脲嘧啶,絲裂霉素等藥物,每二周一次,根據(jù)病情灌注2~4次,適用于:
(1)不適合手術及不能耐受手術的肺癌病人。
(2)較大的腫瘤,估計手術切除有困難,可先經(jīng)支氣管動脈灌注化療后復查,再決定是否剖胸。
(四)胸腔熱療
針對伴有惡性胸水的晚期病人,可以達到減少或消滅胸水,殺滅部分癌細胞,提高生活質(zhì)量,延長生命的效果。
(五)激光治療
靜脈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經(jīng)纖維文氣管鏡檢查,對準部位用激光進行照射,可使支氣管腔內(nèi)癌灶部分消失,可用于:
1.氣管、支氣管早期癌。
2.術前治療,擴大手術適應征,縮小手術范圍。
3.晚期癌的姑息治療,使閉塞的支氣管重新開放,改善呼吸功能。
4.高齡、心肺功能差不宜手木者。
(六)冷凍手術治療
甩液氮冷凍肺癌病灶,使癌組織壞死,摘除后瘤床再行冷凍,以消除可能殘留的癌細胞,主要適用于:
1.高齡、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肺葉切除的周圍型肺癌。
2.原發(fā)灶已控制的轉移性肺癌。
3.剖胸探查不能切除的肺癌。
(七)免疫治療
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是非特異免疫治療,如OK432、干擾素,短小棒狀桿菌,免疫核糖核酸轉移因子,LAK細胞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八)中醫(yī)中藥治療
治療原則是扶正法邪,可增加機體抗病能力,增強免疫功能,提高肺癌的療效。
療效標準
(一)治愈
1.根治性切除,病人恢復良好。
2.放療后腫瘤消失或明顯縮小3/4以上。
(二)好轉
1.姑息性手術或單純癌切除,癥狀好轉者。
2.經(jīng)放射或化療等治療腫塊縮小,臨床癥狀改善。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