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內分泌科醫(yī)學進展 > 二甲雙胍可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發(fā)表在《糖尿病》(Diabete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二甲雙胍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發(fā)揮潛在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激活AMPK抑制STAT3活化途徑來抑制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Diabetes 2014 Dec 31;)
印度研究人員Sathish Babu Vasamsetti及其同事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中研究了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以及二甲雙胍在延緩血管緊張素II介導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
研究人員觀察到,在PMA誘導的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期間,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呈劑量和時間依賴特性下調,同時促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上調。而AMPK激活劑二甲雙胍及AICAR可顯著抑制上述過程。
在無PMA的情況下,通過化合物-C單獨抑制AMPK活性不能促進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通過抑制JNK活性可抑制由PMA誘導的炎癥反應,但不抑制分化過程。但抑制STAT3活性可同時抑制炎癥反應和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的分化過程。
在ApoE-/-小鼠中,二甲雙胍主要是通過減少單核細胞的浸潤,來延緩血管緊張素II介導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和主動脈瘤的發(fā)生。
研究人員總結道,AMPK-STAT3途徑在調節(jié)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AMPK激活劑(通過減少STAT3磷酸化而使AMPK活性增加)可抑制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
編譯自:Metformin inhibits monocyte-to-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via AMPK mediated inhibition of STAT3 activation: Potential role in atherosclerosis. Diabetes 2014 Dec 31;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wěn)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yōu)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xiàn)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