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點評—立體定向微創(chuàng)引流術治療高血壓小腦出血
2018-12-11 18:20
閱讀:2394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齊學帆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2組患者生活能力比較,治療 6 個月后立體定向組的 ADL 恢復優(yōu)良率(Ⅰ~Ⅲ級)(91.30%)與手術治療組(82.61%)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30)。
該研究將 23 例高血壓小腦出血患者進行了 CT 引導下立體定向微創(chuàng)引流治療,納入試驗組,與同期按家屬意愿行后顱窩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的 23 例高血壓小腦出血患者納入對照組,比較兩種手術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血腫排空時間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定分級來分析 CT 引導下立體定向微創(chuàng)引流治療的臨床療效。
將 2 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出血量、出血部位、發(fā)病到治療時間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年齡、發(fā)病至治療時間、出血量比較采用t檢驗的方式,性別、出血部位采用卡方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
作者對統(tǒng)計學方法的選擇依靠數據類型進行選擇,計量資料選擇t檢驗,計數資料選擇卡方檢驗進行比較。但是并不是所有計量資料均應該進行t檢驗,作者應該相對數據進行正態(tài)性以及方差齊性檢驗,數據服從正態(tài)分布并且方差齊的話選擇t檢驗方法;數據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則選擇非參數性檢驗軼和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
立體定向組的血腫排空時間 (2.37±0.71) d 長于開顱手術組(0.87±0.31) 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0)。立體定向組的住院時間(8.52±2.61) d 明顯短于開顱手術組 (14.14±3.91) 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0)。
作者對血腫排空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時也應該先對數據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以及方差齊性檢驗,依據檢驗結果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學方法。
2組患者生活能力比較,治療 6 個月后立體定向組的 ADL 恢復優(yōu)良率(Ⅰ~Ⅲ級)(91.30%)與手術治療組(82.61%)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30)。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分級數據等級資料,應該采用非參數性檢驗軼和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較為合適。
點評文獻:立體定向微創(chuàng)引流術治療高血壓小腦出血。文獻作者:朱紅玉, 翟曉東, 孟文博 ,程月飛。發(fā)表期刊:中華神經創(chuàng)傷外科電子雜志 2017 年 6 月 第 3 卷 第 3 期:146-150。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