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男,38歲。診于2012年1月3日。
胃潰瘍數(shù)年,常反復,飲食失宜,胃痛即作,甚者嘔吐吞酸。近因赴宴,酒肉充腹,飽滿胃腸,夜半,胃呈刺痛,頻繁嘔吐,開始吐食帶有咖啡樣物,繼之吐血夾有食物殘渣,噯氣呃逆,心煩灼熱,躁動不安,面赤舌紅,口渴便干,舌紅苔黃,脈浮洪而芤。
辨證:酒肉肥甘,灼傷胃絡,胃火氣逆,和降失司。
治法:瀉火安絡,降逆止血。
方藥:瀉心湯加味。
組成:大黃粉12g(沖服),黃連8g,黃芩12g,枳殼10g,代赭石15g,半夏12g,生地榆30g,白及15g,側柏葉30g,漢三七6g(沖服)。1劑/日,水煎分早午晚3次溫服。
復診:服藥4劑血止,胃痛灼熱大減,空腹隱痛小作,吞酸少許,上方加海螵蛸30g,浙貝母15g,續(xù)服6劑,安然無恙。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nèi)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