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口腔科醫(yī)學進展 > 唇癌之中醫(yī)診療(3)
9)紫歸油。
藥物:紫草45g,當歸45g。
用法:2藥入芝麻油中熬,去渣出火氣裝瓶,用棉簽蘸藥少許,頻頻涂于患處,不拘次數(shù)七
10)柏薇糊劑。
藥物:黃柏末60g,野蕃薇根60g。
用法:黃柏末以野蕃薇根搗汁調勻,涂患處。
(3)單方驗方
1)梅花點舌丹(每丸0.15g)。
用法:每次3丸,舌下含化,徐徐咽之。
2)農吉利注射液(每支2ml)。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4ml,每日1~2次。1~2個月為1療程。
3)農吉利片(每片0.3g)。
用法:每次2~3片,每日3次,口服。
4)當歸六黃湯。
藥物:當歸6g,熟地黃6g,生地黃6g,黃芪6g,黃連6g,黃柏6g。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5)牛黃醒消丸。
用法:每次1.5g,每日2次,吞服。
(4)針灸療法
1)灸法:病變初起,無全身癥狀時,可用小艾柱在患部每日灸3次。
2)燒灼法:用金質或銀質烙鐵在艾火上燒紅,燒灼唇部,每日5~6次。
3)放血法:外用三棱針刺少商穴,除去惡血。
4)毫針法。
①胃熱熾盛型。
主穴:合谷LI4、頰車ST6、內庭ST44、下關ST7。
治法:用瀉法,循經遠取采用左右交叉刺留針10~20分鐘。每日1次。
②陰虛內熱型。
主穴:太溪KI3、照海KI6、合谷LI4、頰車ST6、內庭ST44、下關ST7。
治法: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10~20分鐘,間歇捻轉,每日1次。
近日,荷蘭Groningen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fā)出一種可3D打印的抗菌塑...[詳細]
侵襲性牙周炎是發(fā)生于全身健康者的進展迅速、有家族聚集性、不同于慢性牙周炎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