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艾滋病的大力宣傳,以及艾滋病疫情的發(fā)展,人們對艾滋病的了解程度越來越深,但同時對艾滋病的恐懼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關注和恐懼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預防艾滋病是有積極作用的。可一部分人的關注和恐懼程度都遠遠的超出了正常的水平,達到一種病態(tài)的情況,從而嚴重的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艾滋病恐懼癥也日益引起了醫(yī)護工作者的注意,雖然他們不是感染者,但會擔心自己具有感染的危險,這些人大部分曾有過一些高危行為,由于擔心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而多次到有關機構進行檢測。無論醫(yī)生如何解釋,他們總對陰性的結果表示懷疑,致使其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這無疑為開展艾滋病的防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據估計,我國至少有50萬人恐艾,每天以200人的速度增長,至少有1000萬人有恐艾的風險。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艾滋病恐懼癥患者,不僅僅是由于對艾滋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傳播途徑的片面性認識和錯誤理解,相當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礎,以及其他心理障礙有密切關系,尤其和焦慮障礙關系尤為密切。艾滋病恐懼癥患者可以是有過高危行為的人;也可以是沒有過高危行為的人,恐懼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觀想象和聯(lián)想。
一、什么是艾滋病恐懼癥?
艾滋病恐懼癥即恐艾癥,主要指的是指一部分人群,對艾滋病知識不了解,對艾滋病過度排斥和敏感,在強烈的恐懼狀態(tài)下,常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不少人認為,自己身體不適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感染了艾滋病,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去***滋病抗體檢測,卻又總對陰性結果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檢測不準確。多次求醫(yī)也難以緩解心理焦慮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學習生活工作。
二、艾滋病恐懼癥的主要癥狀
臨床癥狀局要表現(xiàn)為:疲乏,出汗,皮疹,眩暈,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睡眠質量差等伴隨焦慮情緒而產生的自主神經癥狀,這些癥狀往往會被患者錯誤地解釋為艾滋病癥狀。
神經癥性癥狀:
(1)焦慮癥狀,可表現(xiàn)為感到一陣陣恐慌,并伴有如上所述的某些軀體癥狀;
(2)強迫癥狀,包括強迫思維與強迫動作兩種表現(xiàn)形式,前者可表現(xiàn)為患者反復思考艾滋病的有關病癥或曾經發(fā)生過的危險行為,后者可表現(xiàn)為患者反復檢查身體上的可疑體征;
(3)疑病癥狀,可表現(xiàn)為對某些常見的自主神經癥狀做出災難性的解釋,盡管經醫(yī)生再三解釋和多次血清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仍然懷疑自己患上了艾滋病而反復求醫(yī);
(4)抑郁癥狀,可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對事物缺乏興趣,自責,有時會出現(xiàn)**企圖;
(5)恐懼癥狀,可表現(xiàn)為對接觸艾滋病信息感到恐慌不安,害怕身邊的物品含有艾滋病病毒,擔心身邊的人會把病毒傳染給自己?;颊呖赡鼙憩F(xiàn)出上述癥狀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三、艾滋病恐懼癥人群分類
1、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
主要表現(xiàn)為一想到或看到“艾滋病”這三個字及艾滋病的相關報道,就會出現(xiàn)緊張不安和煩躁;總是擔心自己會感染艾滋病;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同時也可能伴有各種軀體癥狀,如坐立不安,往復走動,唉聲嘆氣等。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yī),四處檢查,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也不明顯。
2、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
主要表現(xiàn)為恐懼,對艾滋病及其與艾滋病有關聯(lián)的一切東西,都非??謶郑瑢ρ罕憩F(xiàn)出極度的恐懼,對***人員、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表現(xiàn)出恐懼反應,對醫(yī)院里的針具,公共廁所表現(xiàn)出恐懼反應,在接觸到所恐懼事物的時候會出現(xiàn)心慌、出汗、肌肉緊張、顫抖等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紊亂癥狀??謶中桶滩】謶职Y一般不會反復求醫(y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較明顯。
3、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
這種艾滋病恐懼癥比較常見,主要表現(xiàn)為擔心自己會被傳染艾滋病,處處過分小心謹慎,極力回避各種可能被感染的場合,如不敢使用公共廁所,不敢接觸血液制品等,而且伴有反復清洗行為,表現(xiàn)在當接觸了自己認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復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當自己認為可能攜帶病菌的人接觸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復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進行擦洗,嚴重的要帶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顒?,甚至終日閉門不出,嚴重損壞了患者的社會功能,患者可能知道這樣完全沒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但無力控制也無法擺脫,伴隨強烈的內心沖突,非常苦惱,可同時伴有其他強迫癥狀,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y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比較明顯,社會功能受損嚴重。
4、疑病型艾滋病恐懼癥
這種艾滋病恐懼癥最為常見,總是認為自己已經感染了艾滋病,因此反復檢查,四處求醫(yī),多次檢查,結果為陰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懼和擔心,即使是權威機構的結果也不相信,懷疑檢查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事后反復回憶檢查過程,如認為工作人員當時不夠專心,認為檢查時使用的器具沒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個醫(yī)院。對和艾滋病類似的癥狀非常敏感,如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全身無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就認為自己得了艾滋病,極度恐懼,如臨大敵,萬念俱灰。這種患者主要表現(xiàn)在反復求醫(yī),四處檢查,不相信檢查結果,頑固地擔心或堅信自己已經被感染了艾滋病,也可出現(xiàn)回避或逃避行為,但一般不明顯。這種恐懼癥患者在我們醫(yī)務人員的工作中是最常見的。
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懼癥都可以簡單的歸到某一類,很多患者是多種表現(xiàn)同時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綜合的心理治療。
對于艾滋病恐懼癥心理治療是必須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會想到接受心理治療,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擔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過高危行為的人。只有到多次檢查之后,仍不能擺脫自己的擔心和痛苦之后才會想到求助于心理醫(yī)生。
三、艾滋病恐懼癥產生原因和人群特點
艾滋病恐懼癥“三要素”
1、有過高危性行為的人
一方面,這類危險行為的確使感染艾滋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行為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所不容許的,在內心深處他們經常受到道德的譴責和社會的壓力,理智與欲望,道德與本能的斗爭會使他們產生矛盾感、罪惡感和恐懼感,因而更容易出現(xiàn)艾滋病恐懼癥。
2、艾滋病知識缺乏者
某些人對艾滋病相關知識不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認為只要與艾滋病毒接觸就會感染艾滋病,不能認識到艾滋病的傳播與其他疾病的傳播一樣,也需要特定的傳播途徑,同時還需要足夠的病毒數(shù)量,因此出現(xiàn)不必要的恐懼。
3、某些心理素質差的人
對于某些敏感多疑、過分膽小、注重細節(jié)的人而言,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懼癥。艾滋病恐懼癥是反應他們性格缺陷的一面鏡子。
艾滋病恐懼癥人群分布情況,年齡絕大部分集中在16到50歲,以男性為主,幾乎都是大專以上學歷,企業(yè)白領、私營業(yè)主,學生甚至包括公務員和演藝明星,都屬于社會認可度較高,并且占據了一定社會資源的人群。
同時,一些網絡和謠言機制加速了艾滋病恐懼癥的擴大化,由于艾滋病不能完全治愈,而且艾滋病的社會歧視嚴重,所以艾滋病總是讓人談之色變。而且艾滋謠言也不斷的出現(xiàn),大都會制造一場不小的社會性恐慌。比如“安全套的縫隙比艾滋病毒大得多,安全套根本防不了艾”的“科學說法”,“艾滋西瓜”,“滴血燒烤”,“陰滋病”等,更加加深了一些人的恐懼。
四、艾滋病恐懼癥的干預治療
這個主要是心理方面的治療,由于恐懼癥涉及了焦慮、強迫和疑病等多種神經癥性癥狀,這就為心理治療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鑒的臨床經驗。在臨床上,可以參考上述神經癥的治療技術并結合艾滋病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干預策略。一些基本策略包括:
1、為患者提供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做出深度的解釋,讓其對艾滋病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2、要和患者多交流溝通,了解其內心的壓力,盡可能的找出焦慮的主要來源;
3、將患者的各種癥狀重新解釋為焦慮的自主神經癥狀,而不是感染了艾滋病的癥狀表現(xiàn),并向患者說明這種治療策略的基本原理,對癥狀重新解釋,還包括對過去、現(xiàn)在以及將來的生活壓力的探知,并鼓勵其正確地將焦慮的產生歸因于壓力源;
4、提供一些可以舒緩壓力的方式方法,讓其堅持長期的自我調節(jié),盡量緩解其心理壓力;
5、使患者有能力應對那些引發(fā)擔憂以及強迫行為的情境,訓練患者對身體檢查實施自我監(jiān)控,并向患者解釋這些身體檢查,尤其是對淋巴部位的觸碰,其本身就可能會加重或者引發(fā)類似艾滋病的癥狀。
盡管對艾滋病恐懼癥還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專家也對其做出過“疑病癥”的診斷,有專家提出是“抑郁癥”,但總體上,艾滋病恐懼癥是一種混合性神經癥。
在向艾滋病恐懼癥患者提供幫助的時候,除了向他們給予必要的信息支持外,更應該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將重點放在患者過去的行為歷史、曾經出現(xiàn)或者正在經歷的生活壓力等方面,這樣可以就避免了患者,由于重復的醫(yī)療檢查所帶來的大量的物質消耗,而從根本上解除了其疾病帶來的精神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