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胡德榮)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yǎng)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新近揭示了Smad7基因在肝臟中的功能以及在酒精性肝損傷中的作用,為尋找有效干預酒精導致肝臟損傷的措施奠定了理論基礎。該研究論文日前在美國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在線發(fā)表。
長期大量飲酒會影響肝臟脂肪代謝,引起脂肪肝及更嚴重的肝臟疾病。研究認為,作為TGF-beta信號通路的負調控因子,Smad7具有多個重要的生物學功能,但在酒精性肝損傷中的作用目前罕有報道。
科研人員在成功構建了在肝臟細胞特異性敲除Smad7的小鼠模型后發(fā)現,Smad7的敲除特異地增強了肝臟細胞中的TGF-beta信號通路,部分小鼠表現出自發(fā)性的肝功能損傷。通過對小鼠進行6周時間的酒精飲食誘導,與對照組相比,Smad7基因敲除的小鼠表現出更為嚴重的肝功能損傷和酒精性脂肪肝。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在酒精飲食的**下,Smad7基因敲除小鼠肝臟中酒精代謝的關鍵酶乙醇脫氫酶 ADH-1的表達量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而脂肪合成的相關基因以及多種炎性因子的表達卻顯著增加。這些發(fā)現提示,Smad7基因缺失可以改變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途徑,并影響了脂代謝異常和炎性反應。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