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科學家揭示多巴胺在成癮中作用(2)
2011-02-15 09:04
閱讀:1955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大*勒
責任編輯:大彌勒
[導讀] 當一種動物學會將一個特定線索與一種獎賞聯(lián)系起來,這個線索便不僅具有預測性,而且其本身也變成了有利的事物。已知在這種與報酬有關的過程中多巴胺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但科學家對于它的確切作用尚不得而知。如今,利用兩種對新事物表現(xiàn)出不同響應的同系繁
接下來,研究人員利用快速掃描循環(huán)伏安法研究了嚙齒動物大腦中伏隔核中的多巴胺釋放,伏隔核是動機行為管理的一個關鍵區(qū)域。與對照組相比,在bHR大鼠中,由杠桿出現(xiàn)引起的多巴胺釋放更為顯著,但是在bLR大鼠中則沒有增加。這意味著,在bHR大鼠中,多巴胺編碼了線索的激勵價值。在對食物投遞的響應中,多巴胺釋放在bLR大鼠中增加但在bHR大鼠中卻沒有發(fā)生,表明多巴胺在bLR大鼠中編碼了食物獎賞的激勵價值。重要的是,無論“自然”線索或是目標追蹤者,多巴胺釋放模式的一個類似分歧在遠親后代大鼠中也被觀察到。
為了更進一步詳細分析多巴胺信號在這些響應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人員在訓練過程中,在同系繁殖的大鼠中系統(tǒng)施用了非特異性多巴胺受體拮抗劑三氟噻噸,他們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在兩個種群中削弱了條件反射的行為。然而,在排除三氟噻噸后,目標追蹤響應在bLR大鼠中得到了恢復,而這種情況在bHR大鼠的信號追蹤響應中卻沒有發(fā)生。因此,在信號追蹤者和目標追蹤者中,多巴胺信號是條件反射行為所必需的,但僅僅是認知信號追蹤條件反射而非目標追蹤條件反射所必需的。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雜志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