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可導致抑郁,這一點似乎一目了然。然而在癌癥治療過程中,抑郁對患者病情的影響也相當嚴重,以至于對預后產生消極影響。目前,阻斷這一惡性循環(huán)的最佳辦法尚不十分清楚,通過有效治療及開放式溝通,臨床醫(yī)師或可幫助患者改善預后。以下為關于癌癥與抑郁的十個事實:
1、抑郁可降低癌癥患者生存率
一項納入了217名轉移性腎細胞癌患者的研究(PLoS One. 2012;7(8):e42324.)顯示,存在抑郁癥狀的患者存活率顯著低于那些不存在類似癥狀的病友。研究中,23%的患者出現(xiàn)了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郁,而Cox回歸模型顯示,這些癥狀與生存率的下降相關(HR=1.5, 95% CI, 1.00-2.23; P=.05);與此同時,皮質醇分泌節(jié)律受損的患者生存率同樣更低(HR=1.9; 95% CI, 1.27-2.97; P=.002)。
2、癌癥患者的抑郁癥狀常未被識別
根據(jù)美國**癌癥研究所的調查結果,多達25%的癌癥患者在治療的某個時間段內曾出現(xiàn)抑郁癥狀,但卻常常未被識別。這一狀況的出現(xiàn)或許是因為患者對身陷抑郁狀態(tài)感到難堪,或者醫(yī)生對診斷精神問題感到不自在。另外,抑郁癥狀與癌癥治療過程中的若干副作用存在重疊,包括乏力、入睡困難、食欲下降及認知受損等,這也對抑郁癥狀的識別構成了挑戰(zhàn)。
3、抑郁癥狀可隨所處癌癥時期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
患者所處的癌癥時期可緩和或激化抑郁癥狀。一項研究指出,與癌癥相關的抑郁危險因素包括:被診斷為癌癥、疼痛控制不理想、癌癥進展、軀體損害及疼痛加重、胰腺癌、未婚及頭頸部癌癥;與癌癥無關的危險因素則包括:抑郁史、缺乏家庭支持、生活應激、抑郁家族史、曾有**企圖及酒藥濫用史。
4、頭頸部癌癥患者發(fā)生抑郁的風險最高
頭頸部癌癥患者尤其是未婚者罹患抑郁的風險很高。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抗癌治療前服用SSRIs類藥物西酞普蘭可減輕這些患者的抑郁癥狀。研究中西酞普蘭的劑量為40mg/d,治療持續(xù)12周。研究結束時,西酞普蘭組中只有17%的患者存在抑郁癥狀,而這一數(shù)字在安慰劑組中為50%;西酞普蘭組無人存在**意圖,而安慰劑組中有兩人。
5、端粒較短與抑郁癥狀共存可使膀胱癌患者的死亡風險升高2倍
在一項2012年發(fā)布的研究中,研究者共招募了464名膀胱癌患者,中位隨訪期21.6個月,88人死亡。結果顯示,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16分可使死亡風險升高89%(95% CI, 1.12-3.2),較長的端粒則與較長的生存率相關(HR=0.55; 95% CI, 0.34-0.89);與不存在抑郁癥狀且端粒較長的患者相比,抑郁與端粒較短共存時死亡風險升高更為顯著(HR=3.19; 95% CI, 1.44-7.04),無病生存期(DFS)也更短(31.3 months vs. 199.8 months; P<.001)。
6、兒童癌癥患者同樣飽受焦慮抑郁之苦
俗話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然而,任何年齡段的癌癥治療都是難題,連兒童也不能幸免。一項全美范圍內的研究顯示,除了癌癥診斷本身,孩子們對于留疤、掉頭發(fā)及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其他礙容性改變感到壓力重重。例如,掉頭發(fā)可增加焦慮風險(RR=1.60; 95% CI, 1.23-2.07),頭頸部容貌改變可增加抑郁風險(RR=1.19; 95% CI, 1.01-1.41)。
7、抗抑郁治療不能改善肺癌預后
盡管抑郁與轉移性肺癌之間被證實存在某種關聯(lián),一項研究顯示,抗抑郁藥及精神科探視并不能為這一類癌癥患者帶來生存上的獲益。研究共納入了151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21人存在較為嚴重的抑郁癥狀。在接受上述干預措施后,這些患者的PHQ-9得分顯著下降;然而,得分的變化與生存的改善并不相關。
8、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及焦慮相關
一項發(fā)表于2010年的研究顯示,對于研究所納入的487名乳腺導管內原位癌患者而言,若社會經(jīng)濟地位較低,那么患者出現(xiàn)抑郁(P=.0006)及焦慮(P=.0005)癥狀的可能性更高,這一趨勢與社會支持無關。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與抑郁及焦慮無相關性。
9、電話咨詢可改善癌癥患者的抑郁及疼痛
一項研究顯示,電話咨詢管理項目及家庭自動化癥狀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顯著改善癌癥患者的疼痛及抑郁癥狀。研究共納入了405名受試者,其中131名存在抑郁癥狀,96名存在疼痛癥狀,178名同時存在兩種癥狀。研究的主要終點為基線與第1、3、6、12個月時的抑郁及疼痛癥狀的嚴重程度。結果顯示,上述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這兩類癥狀。
10、詢問癌癥患者的**意圖非常重要
一些臨床醫(yī)生倡導使用“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這一術語,意即研究癌癥對患者的心理效應。癌癥患者**風險(31.4/100,000)是常人(16.7/100,000)的兩倍,而抑郁似乎是確定患者**可能性的重要標志。另外,兒童期癌癥的幸存者在成人期**的風險很高,即使治療已經(jīng)過去了許多年。無論如何,詢問這一群體的精神狀態(tài)及**念頭勢在必行。
最新!醫(y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xù)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