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介紹
患兒男,1月齡,因“咳嗽、呼吸費力伴口唇紫紺2天”為主訴入院。2天前患兒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咳嗽,陣發(fā)性單聲咳,喉中痰鳴不著,伴呼吸費力、呼吸急促及口唇紫紺,無吃奶嗆咳及異物吸入,無發(fā)熱、吐瀉及異常皮疹,未特殊診治,半天前咳嗽加重,全身皮膚粘膜發(fā)紺,呼吸費力較前加重,急至我院。發(fā)病前喂養(yǎng)好,混合喂養(yǎng),大小便正常,出生體重2.9kg,現(xiàn)體重3.7kg。既往史即個人史:第4胎第4產(chǎn),孕37周行剖腹產(chǎn),生后無缺氧窒息搶救病史,未行心臟彩超等特殊檢查,父母及兄姐均體健。
查體:體溫37℃,心率 160次/分,呼吸60次/分,神志清,反應可,哭聲響亮,全身皮膚粘膜中度黃染,鞏膜黃染,未見皮膚出血點及瘀斑,頭顱外觀無畸形,前囟未閉合,約1.2cm×1.1cm,無異常隆起及塌陷,口唇紫紺,呼吸費力,呼吸急促,三凹征陽性,雙肺呼吸音粗,雙下肺可聞及少量小水泡音,心率160次/分,律齊,各瓣膜區(qū)未聞及顯著雜音,腹略膨隆,腹軟不脹,腸鳴音正常,肝脾無異常增大,刺激哭鬧四肢自然屈曲,可抬離床面四肢末端暖,CRT 2s,肛周皮膚腌紅,無破潰。
診治經(jīng)過
入院第1d:入院后存在呼吸困難伴口唇紫紺,立即給予鼻導管吸氧及清理呼吸道等處理,指脈氧不能維持在90%以上,血氣分析PH 7.27,PO2 44mmHg,PCO2 48mmHg,LAC 3.2mmol/L,BE-5.3mmol/L,SO273%.提示呼吸性酸中毒、Ⅰ型呼吸衰竭,提高氧流量后氧飽和仍波動在85%左右,間斷吸痰、布地奈德霧化減輕氣管炎性反應、保持呼吸道通暢,效果欠佳,急行胸部CT:雙肺肺炎(沿支氣管走行,片狀實變影),第1次心臟彩超提示動脈導管未閉,房水平雙向分流(小房缺?),右心大(見下圖1)。
圖1:肺部CT:雙肺肺炎,雙肺支氣管血管束增粗、紊亂,周圍伴多發(fā)條片狀實變影,邊界模糊不清,雙側胸膜腔無積液。
患兒雙肺顯著炎性改變,結合心率、呼吸等臨床癥狀診斷嬰兒重癥肺炎 呼吸衰竭明確,血感染指標正常,行病毒學檢查結果未歸,積極給與頭孢哌酮舒巴坦(進口)抗感染治療,加用氨溴索化痰,繼續(xù)布地奈德霧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治療。動脈導管未閉,房水平雙向分流(小房缺)血流動力學方面不應出現(xiàn)如此嚴重的全身型紫紺反應,考慮重癥肺炎引起的口唇紫紺的可能性大,患兒持續(xù)低氧血癥,氧飽和不穩(wěn)定,呼吸衰竭,達應用呼吸機臨床指證,立即給與CPAP輔助呼吸。
第2d:患兒體溫正常,呼吸費力較前改善,心率降至正常,呼吸40次/分左右,無呼吸三凹征,反應好,吃奶無影響,哭聲響亮,睡眠好,但皮膚粘膜發(fā)紺癥狀仍未改善,持續(xù)CPAP輔助呼吸下(PEEP 4cmH2O,氧濃度57%-70%之間調(diào)整,流量13L/min),氧濃度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氧飽和最高僅能維持在90%,多次復查血氣分析,提示頑固的低氧血癥,肝腎功能、離子、心肌酶等均正常,呼吸道病毒均為陰性。繼續(xù)頭孢哌酮舒巴坦(進口)抗感染治療,氨溴索化痰、布地奈德霧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治療。
第3d:患兒呼吸平穩(wěn),吃奶好,大小便正常,哭聲響亮,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全身皮膚發(fā)紺無改善。聽診雙肺無喘鳴音及濕性啰音,少量痰,現(xiàn)階段考慮呼吸狀態(tài)平穩(wěn),肺部感染未加重,進食及睡眠好,但持續(xù)CPAP呼吸支持氧飽和仍不穩(wěn)定(90%以下),進一步評估,首先不排除先天性復雜心臟病可能,再次申請行心臟彩超檢查,結果如下圖(圖2)。
第2次心臟彩超:右心房室明顯擴大,左心房室減小,室間隔與左室后壁同向運動。肺靜脈未與左心房連接,左房后方可見粗大管狀回聲(共同肺靜脈干),與右房連接、未見明確肺靜脈匯入左房。房間隔中部回聲缺失7mm,各瓣膜見明顯異常。非動脈略增寬,降主動脈與主動脈之間可見寬約2mm導管。多普勒檢查:房水平低速右向左分流,共同肺靜脈干血流流入右心房,三尖瓣少量返流,估算肺動脈收縮壓30mmHg。
第4d:患兒生命體征平穩(wěn),完全性心內(nèi)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明確,循環(huán)中為混合血,吸氧、呼吸機等氧療干預均不能改善低氧血癥,停呼吸機應用,CPAP應用約70h。建議肺部感染控制后積極手術治療。
第5-7d:患兒體溫正常,呼吸平穩(wěn),吃奶好,哭聲響亮,聽診肺部無顯著異常,頭孢哌酮舒巴坦(進口)抗感染共7天,患兒出院轉(zhuǎn)上級醫(yī)院手術治療。
分析討論
患兒以咳嗽、呼吸困難伴發(fā)紺為首發(fā)癥狀,符合呼吸道感染表現(xiàn),查體:呼吸、心率增快,三凹征陽性,雙下肺可聞及小水泡音,結合胸部CT,嬰兒肺炎診斷明確,治療方面積極予抗感染、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等治療,治療有效,呼吸困難逐漸緩解。但在肺部感染明顯控制下,持續(xù)、頑固的低氧血癥存在,CPAP輔助呼吸仍不能改善,血氣分析僅存在低氧血癥,二氧化碳分壓等基本恢復正常,這一病情演變不能單用嬰兒肺炎解釋。嚴重肺炎可影響血-流循環(huán),出現(xiàn)持續(xù)的低氧血癥,但呼吸困難會逐漸加重,呼吸狀態(tài)、吃奶等均受影響,現(xiàn)出現(xiàn)診斷及臨床相矛盾,因此進行病情討論及再評估。
小嬰兒以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發(fā)病,經(jīng)積極治療后呼吸困難逐漸改善,但持續(xù)出現(xiàn)皮膚粘膜發(fā)紺伴難以糾正的低氧血癥,首先需要想到的就是先天性心臟,存在結構異常、紫紺型心臟病,引起右向左分流。但第1次心臟彩超提示動脈導管未閉、房水平雙向分流(小房缺?),這一循環(huán)途徑的異常亦不完全符合紫紺型心臟病的血流變化,其中我們的關注點放在右心大,小月齡(僅1月齡)即出現(xiàn)右心增大,考慮宮內(nèi)可能存在心臟左右壓力不平衡,或者嚴重并復雜的異常血流途徑,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再次心臟彩超檢查:右心房室明顯擴大,左心房室減小,室間隔與左室后壁同向運動。肺靜脈未與左心房連接,左房后方可見粗大管狀回聲(共同肺靜脈干),與右房連接、未見明確肺靜脈匯入左房。房間隔中部回聲缺失7mm,各瓣膜見明顯異常。非動脈略增寬,降主動脈與主動脈之間可見寬約2mm導管。多普勒檢查:房水平低速右向左分流,共同肺靜脈干血流流入右心房,三尖瓣少量返流,估算肺動脈收縮壓30mmHg。診斷:1.先天性心臟病 2.完全性心內(nèi)型肺靜脈異位引流 3.Ⅱ孔中央型房間隔缺損 4.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5.動脈導管未閉?,F(xiàn)完全性心內(nèi)型肺靜脈異位引流診斷明確。
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其中心內(nèi)型占30%,全部肺靜脈直接引流入右心房或經(jīng)肺靜脈總干引流至冠狀靜脈竇。是青紫型先心病中的一個類型,無性別差異,是否有遺傳因素尚不確切,其在先心病中的發(fā)生率約為2%[1]。發(fā)病機制主要是在胚胎早期,由左房長出的原始肺靜脈未能與肺血管相連,肺部血流只能仍回到體靜脈。80%~90%的本病患兒出生后即有癥狀,嬰兒期反復出現(xiàn)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心動過速,且較早出現(xiàn)紫紺,與本文病例相符。
心臟彩超是診斷完全性心內(nèi)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重要檢查,但漏診率高,原因可能與心內(nèi)復雜畸形、檢查醫(yī)師的臨床經(jīng)驗等有關。臨床上為了除外其他心血管畸形及獲得準確的肺靜脈走行等,也可行CTA檢查。完全性心內(nèi)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沒有自愈可能,易早期發(fā)生肺動脈高壓,導致肺血管阻塞性病變,一般診斷明確,即應早期手術治療,對存在肺靜脈回流梗阻者可急診手術[2]。
本文患兒右心增大,存在小左心室,手術風險增加,更易出現(xiàn)低心排出量及心律失常。更有文獻報道年齡、體外循環(huán)時間為影響術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3],6個月以上患兒可獲得滿意的手術治療效果;≤6個月患兒合并嚴重低氧血癥、中重度三尖瓣反流、重度PH的比例均較高,易發(fā)生代謝性酸中毒,往往需要急診手術治療,手術死亡率較高[4],但絕大多數(shù)學者研究證實完全性心內(nèi)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手術治療可取得臨床效果滿意[5],因此一經(jīng)診斷,建議盡快手術,減少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楊曉東, 陳秀玉. 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患兒臨床及尸檢分析.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2. (09): 439-441.
[2] 張盛, 明騰, 鄒勇, 艾凌云, 涂洪強, 王小威. 嬰幼兒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外科治療體會. 江西醫(yī)藥. 2016. 51(4): 323-326.
[3] 習林云, 吳春, 潘征夏, 李勇剛, 項明. 小左心室對新生兒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術后早期治療效果的影響. 中華小兒外科雜志. 2019. 40(3): 203-207.
[4] 郭張科, 杜軍利, 李曉峰等. 255例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手術治療的單中心回顧性研究.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21. 36(1): 74-79.
[5] 齊建川, 張澤偉, 高展等. 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外科治療.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4. 16(08): 1012-1014.
臨床中有部分為EGFR耐藥突變的患者,如EGFR Ex2Ois,這部分人群...[詳細]
腹部外科手術是普外科治療的核心手段,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直是影響患者康復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