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瘙癢癥屬中醫(yī)學“風瘙癢、癢風”范疇,為一種無明顯原發(fā)性皮膚損害而以瘙癢為主要癥狀的皮膚感覺異常的皮膚病。該病由于病因復雜,病情頑固,治療比較棘手,現代醫(yī)學抗組織胺類藥治療往往只能收到一時之效,且副作用大,依賴性強,易反復。筆者根據中醫(yī)理論自擬“蛇蠶湯”,治肌膚瘙癢癥常收佳效。
組方:白鮮皮15g,刺蒺藜15g,僵蠶15g,地膚子15g,白芍15g,當歸12g,牡丹皮15g,蛇床子15g,生甘草12g。肌膚起疹發(fā)紅者加赤芍15g,紫草15g;陰腫、陰癢者加小茴香10g,杜仲15g;皮膚呈苔蘚樣變性,加浙貝15g,皂刺15g,每日一劑,分3次服用,15日為一療程,一般1~3個療程。
肌膚瘙癢癥多由稟賦不耐,血熱內蘊,加之外感之邪侵襲,致血熱生風而致病,或久病體弱,氣血雙虧,肌膚生養(yǎng),血虛生風,風邪乘虛外襲,外風引動內風而致癢;或過食辛辣、膏粱厚味之品,損傷脾胃,濕熱內生,化熱生風而發(fā)病,在臨床上陰陽參錯,濕熱夾雜,虛實交互。筆者自擬白鮮皮湯以白鮮皮、地膚子、蛇床子清熱燥濕,當歸、白芍養(yǎng)血活血,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刺蒺藜、丹皮清熱養(yǎng)陰、柔肝熄風,加用僵蠶、蟲類藥增強熄風止癢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養(yǎng)血活血、熄風止癢之功效。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切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