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 醫(yī)學資源下載
2013-07-01 10:14
閱讀:687
來源:愛愛醫(yī)
責任編輯:愛愛醫(yī)資源網
[導讀] 【RAR】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xiamm214 資源分類:考試認證 - 資源屬性: 資源售價:1 愛醫(yī)幣 資源大?。?.96M 關注入數(shù):3026 人次 評論人數(shù):
【RAR】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 醫(yī)學資源下載
資源作者:
xiamm214 資源分類:
考試認證 -
資源屬性:
資源售價:1 愛醫(yī)幣
資源大?。?.96M
關注入數(shù):3026 人次
評論人數(shù):13 人
下載人數(shù):2601人
上傳日期:2010-09-05 11:04:26
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中醫(yī)內科學》考試大綱
第一單元 感冒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感冒的概念及源流 2.感冒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感冒的常見病因 2.感冒的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1.感冒的診斷要點 2.感冒與時行感冒的鑒別 3.感冒與風溫病早期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感冒的辨證要點 2.感冒的治療原則 3.風寒束表、風熱犯表、暑濕傷表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氣虛感冒、陰虛感冒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 要點: 感冒的預防
第二單元 咳嗽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咳嗽的概念及源流 2.咳嗽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的病因 2.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的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辨證論治 要點: 1.咳嗽的辨證要點 2.咳嗽的治療原則 3.風寒、風熱、風燥咳嗽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痰濕蘊肺、痰熱郁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四:預防和轉歸 要點: 1.咳嗽的預防 2.咳嗽的轉歸
第三單元 哮病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哮病的概念及源流 2.哮病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哮病的常見病因 2.哮證的主要病機、“夙根”與誘因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哮病的診斷要點 2.哮病與喘證、支飲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哮病的辨證要點 2.哮病發(fā)作期和緩解期的治療原則 3.冷哮、熱哮、寒包熱哮、風痰哮、虛哮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哮病緩解期肺脾氣虛、肺腎兩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及預后 要點: 1.哮病的預防 2.哮病的轉歸及預后
第四單元 喘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喘證的概念及源流 2.喘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喘證的常見病因 2.喘證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喘證的診斷要點 2.喘證與哮病氣短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喘證的辨證要點 2.喘證的治療原則 3.風寒壅肺、表寒肺熱、痰熱郁肺、痰濁阻肺、肺氣郁痹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肺氣虛耗、腎虛不納、正虛喘脫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第五單元 肺癰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肺癰的概念及源流 2.肺癰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肺癰的常見病因 2.肺癰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肺癰的診斷要點 2.肺癰與風溫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肺癰的辨證要點 2.肺癰的治療原則 3.肺癰初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六單元 肺癆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肺癆的概念及源流 2.肺癆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肺癆的常見病因 2.肺癆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1.肺癆的診斷要點 2.肺癆與虛勞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肺癆的辨證要點 2.肺癆的治療原則 3.肺陰虧損、虛火灼肺、氣陰耗傷、陰陽虛損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七單元 肺脹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肺脹的概念及源流 2.肺脹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肺脹的常見病因 2.肺脹的主要病機特點、本虛與標實的內涵及轉化 3.肺脹的發(fā)生與咳嗽、喘證的關系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肺脹的診斷要點 2.肺脹與喘證、哮病的相互關系及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肺脹的辨證要點 2.肺脹的治療原則 3.肺腎氣虛、陽虛水泛、痰濁壅肺、痰熱郁肺、痰蒙神竅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轉歸及預后 要點: 1.肺脹的轉歸 2.肺脹的預后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第八單元 心悸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心悸的概念及源流 2.心悸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心悸的常見病因 2.心悸的主要病機及虛及實的不同特點 3.虛、痰、瘀與心悸的關系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心悸的診斷要點 2.驚悸與怔忡的鑒別 3.心悸與奔豚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心悸的辨證要點 2.心悸的治療原則 3.心虛膽怯、心血不足、心陽不振、水飲凌心、陰虛火旺、瘀阻心脈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御后 要點: 1.心悸的預防 2.重癥心悸(心律失常)的預后
第九單元 胸痹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胸痹的概念及源流 2.《金匱要略》對胸痹證治的認識 3.本病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胸痹的常見病因 2.胸痹病機、發(fā)展趨勢及虛實兩者的內涵及其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本病的診斷要點 2.胸痹與懸飲、胃痛、真心痛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胸痹辨證:虛與實、標與本及其內涵 2.本病的治療原則及具體治療方法 3.心血瘀阻、氣滯心胸、痰濁閉阻、寒凝心脈、心腎陰虛、氣陰兩虛、心腎陽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陰寒凝滯與心腎陽虛之胸痹的證治區(qū)別及其治療加減變化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和預后 要點: 1.胸痹的轉歸、預后 2.胸痹的預防
第十單元 不寐中醫(yī)內科考試輔導45章全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不寐的概念及源流 2.不寐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不寐的常見病因 2.不寐的基本病機及轉化 細目二:辨證論治 要點: 1.本病的臨床特征及虛實辨證要點 2.不寐的治療原則及方法 3.不寐常見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心膽氣虛證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四:調護 要點: 不寐的調護
第十一單元 癲狂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癲狂的概念及源流 2.癲狂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癲狂的常見病因 2.癲狂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癲證與狂證的鑒別要點及特征 2.癲證與郁證的鑒別 3.癲證與癇證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癲證與狂證的辨證要點 2.癲狂的治療原則 3.癲證中的痰氣郁結合心脾兩虛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狂證中的痰火擾神、火盛陰傷、痰熱瘀結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轉歸和預后 要點: 狂證的轉歸與預后
第十二單元 癇病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癇病的概念及源流 2.癇病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癇病的常見病因 2.癇病總的病機及痰邪在發(fā)病中的意義及轉化 3.癇病發(fā)生的病機關鍵和主要病機特點 細目三:診斷 要點: 癇病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癇病發(fā)作持續(xù)時間、間歇時間及發(fā)作程度在辨證時的意義 2.癇病發(fā)作期與間歇期的治療原則 3.風痰閉阻、痰火擾神、瘀阻腦絡、心脾兩虛、心腎虧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和預后 要點: 1.癇病的預防 2.癇病的轉歸及預后
第十三單元 癡呆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癡呆的概念及源流 2.癡呆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癡呆的主要病因 2.癡呆的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癡呆的診斷要點 2.癡呆與郁證、癲證、健忘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癡呆的辨證要點 2.癡呆的治療原則 3.髓海不足、脾腎兩虛、痰濁蒙竅、瘀血內阻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 要點: 癡呆的預防調攝
第十四單元 厥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厥證的概念及源流 2.厥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氣厥、血厥、食厥、痰厥的常見病因 2.厥證的基本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本病的診斷要點 2.本病與中風、癇病、昏迷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病因與厥證證候的關系 2.本病的基本治療原則 3.氣厥、血厥、痰厥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及護理 要點: 1.厥證的預防 2.厥證的護理措施
第十五單元 胃痛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胃痛的概念及源流 2.胃痛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胃痛的常見病因 2.胃痛與肝、脾、胃的關系 3.胃痛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4.胃痛出血的病理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胃痛的診斷要點 2.胃痛與真心痛的鑒別 3.胃痛與脅痛、腹痛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胃痛的辨證要點 2.胃痛的基本治療原則 3.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濕熱中阻、胃陰虧耗、瘀血停胃、脾胃虛寒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及預后 要點: 1.胃痛的預防 2.胃痛的轉歸、預后
第十六單元 痞滿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痞滿的概念及源流 2.痞滿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痞滿的常見病因 2.痞滿的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痞滿的診斷要點 2.痞滿與胃痛、鼓脹、胸痹、結胸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痞滿的辨證要點 2.痞滿的治療原則 3.食滯內停、痰飲內阻、濕熱阻胃、肝胃不和、脾胃虛弱、胃陰不足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 要點: 痞滿的預防
第十七單元 嘔吐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嘔吐及干嘔的概念及源流 2.嘔吐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嘔吐的常見病因 2.嘔吐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嘔吐的診斷要點 2.嘔吐與噎膈的鑒別 3.嘔吐與反胃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嘔吐的虛實辨證要點 2.實證嘔吐與虛證嘔吐的治療原則 3.外邪犯胃、食滯內停、痰飲內阻、肝氣犯胃、脾胃氣虛、脾胃陽虛、胃陰不足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肝氣犯胃、痰飲內阻等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十八單元 噎膈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噎膈的概念及源流 2.噎膈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噎膈的常見病因 2.噎膈與氣、痰、瘀、虛的關系 3.噎膈的病機特點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噎膈的診斷要點 2.噎膈與反胃的鑒別 3.噎膈與梅核氣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噎膈的辨證要點 2.噎膈的基本治療原則 3.痰氣交阻、津虧熱結、瘀血內結、氣虛陽微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十九單元 呃逆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呃逆的概述及源流 2.呃逆的臨床特征 3.呃逆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呃逆的常見病因 2.呃逆的發(fā)生與肺胃的關系 3.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呃逆的診斷要點 2.呃逆與干嘔、噯氣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呃逆的辨證要點 2.呃逆的治療原則及其方法 3.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氣機郁滯、脾胃陽虛、胃陰不足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胃火上逆、脾胃陽虛等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二十單元 腹痛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腹痛的概念及源流 2.腹痛與臟腑經絡的關系 3.腹痛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腹痛發(fā)生的常見內因與外因 2.腹痛病機寒熱虛實的內涵 3.腹痛的基本病機及其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腹痛的診斷要點 2.腹痛與胃痛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腹痛的寒熱虛實辨證要點及辨腹痛部位 2.腹痛的治療原則 3.寒邪內阻、濕熱壅滯、中虛臟寒、飲食積滯、肝郁氣滯、瘀血內停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寒邪內阻證治療加減變化
第二十一單元 泄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泄瀉的概念及源流 2.《醫(yī)宗必讀》提出的治瀉九法 3.泄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泄瀉的常見病因 2.泄瀉與脾虛、濕盛的關系 3.泄瀉的病機特點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泄瀉的診斷要點 2.泄瀉與痢疾的鑒別 3.泄瀉與霍亂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泄瀉的辨證要點 2.泄瀉的基本治療原則 3.寒濕內盛、肝氣乘脾、濕熱傷中、食滯腸胃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脾胃虛弱、腎陽虛衰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食滯腸胃、脾胃虛弱等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二十二單元 痢疾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痢疾的概述及源流 2.痢疾的臨床特征 3.痢疾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痢疾的常見病因 2.痢疾發(fā)生的病機 3.暴痢與久痢的病理特點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 要點: 痢疾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痢疾虛實寒熱的辨證要點 2.痢疾的治療原則及治療宜忌 3.濕熱痢、疫毒痢、寒濕痢、虛寒痢、陰虛痢、休息痢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濕熱痢、休息痢等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及預后 要點: 1.痢疾的預防 2.痢疾的轉歸、預后
第二十三單元 便秘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2.便秘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便秘的常見病因 2.寒、熱、虛、實便秘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便秘的診斷要點 2.便秘與腸結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便秘的辨證要點 2.便秘的治療原則及方法 3.熱秘、氣秘、虛秘(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冷秘各證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二十四單元 脅痛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脅痛的概念及源流 2.脅痛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脅痛的常見病因 2.脅痛的病機要點及轉化 細目三:辨證論治 要點: 1.脅痛的診斷要點 2.脅痛的辨證要點 3.脅痛的治療原則 4.肝郁氣滯、肝膽濕熱、肝絡失養(yǎng)、瘀血阻絡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肝郁氣滯證主要治療加減變化
第二十五單元 黃疸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黃疸的概念及源流 2.黃疸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黃疸的病因 2.黃疸的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辨證論治 要點: 1.黃疸的診斷要點 2.黃疸的辨證要點 3.黃疸的治療原則 4.熱重于濕、濕重于熱、膽腑郁熱、疫毒熾盛(急黃)證陽黃及寒濕阻遏證陰黃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陽黃初起兼表證的治法及常用方 6.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7.黃疸消退后的調治 細目四:預防和轉歸預后 要點: 1.黃疸的飲食宜忌與生活調攝 2.黃疸的轉歸與積聚、鼓脹的關系
第二十六單元 積聚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積聚的概念及源流 2.積與聚的主癥特點和病機的異同點 3.積聚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積聚的常見病因 2.積聚的病機要點及轉化 細目三:辨證論治 要點: 1.積聚的診斷要點 2.積聚的辨證要點 3.積聚的治療原則 4.肝氣郁結、食滯痰阻、氣滯血阻、瘀血內結、正虛瘀結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食滯痰阻證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四:轉歸預后 要點: 積證的轉歸
第二十七單元 鼓脹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鼓脹的概念及源流 2.鼓脹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鼓脹的病機要點,鼓脹的發(fā)病與肝、脾、腎三臟的關系 2.酒食不節(jié)、情志刺激、黃疸及積聚久治不愈、蟲毒感染等因素導致鼓脹的病因病理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鼓脹的診斷要點 2.鼓脹與水腫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鼓脹的辨證要點 2.鼓脹的治療原則 3.氣滯濕阻、水濕困脾、水熱蘊結、瘀結水留、陽虛水盛、陰虛水停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水熱蘊結證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與轉歸、預后 要點: 1.鼓脹的飲食宜忌和生活調攝 2.鼓脹病至晚期的危重預后
第二十八單元 頭痛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頭痛的概念及源流 2.頭痛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頭痛的常見病因 2.頭痛發(fā)病總的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類癥鑒別 要點: 1.外感頭痛與內傷頭痛的鑒別要點 2.根據(jù)頭痛的不同部位判斷其經絡歸屬 3.根據(jù)頭痛的不同性質判斷其證候不同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頭痛的治療原則 2.風寒、風熱和風濕外感頭痛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3.肝陽、腎虛、血虛、痰濁和瘀血內傷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5.根據(jù)頭痛的不同部位選用不同的“引經藥” 6.偏頭痛的治療
第二十九單元 眩暈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眩暈的概念及源流 2.熟悉有關古代醫(yī)家對眩暈病機的認識 3.眩暈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眩暈的常見病因 2.眩暈總的病機及與虛、火、風、痰、瘀的關系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 要點: 眩暈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眩暈的辨證要點 2.眩暈的治療原則 3.眩暈的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和痰濁中阻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轉歸與預后 要點: 眩暈的轉歸和預后
第三十單元 中風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中風的概念及源流 2.古代醫(yī)家對外風、內風、真中、類中和非風的認識 3.中風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中風的常見病因 2.中風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中風的診斷要點 2.中風與口僻、癇證、厥證、痙證的鑒別要點 3.中風病中經絡與中臟腑、閉證與脫證、陰閉與陽閉的區(qū)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中風的分期要點 2.中風中經絡中各證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3.中風中臟腑中的閉證(包括陽閉、陰閉)和脫證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中風恢復期各證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和預后 要點: 1.預防中風發(fā)生的措施 2.中風的轉歸 3.中風的預后
第三十一單元 瘧疾
細目一:概述 要點: 瘧疾的概念及源流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瘧疾的病機特點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瘧疾的診斷要點 2.瘧疾與淋證發(fā)熱及風溫發(fā)熱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瘧疾治療的基本原則 2.正瘧、溫瘧、寒瘧、瘴瘧、勞瘧的主癥、治法及方藥
第三十二單元 水腫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水腫的概念及源流 2.《丹溪心法》中對陰水、陽水分類的認識;《素問·湯液醪醴論》對水腫治則的認識 3.水腫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水腫的病機要點,肺、脾、腎與水腫的關系 2.因風邪、濕毒、水濕、濕熱、飲食、勞欲等因素導致水腫的病因病理 細目三:診斷 要點: 水腫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以陰陽為綱的辨證要點 2.水腫的治療原則 3.風水相搏、濕毒侵淫、水濕浸漬、濕熱壅盛、脾陽虛衰、腎陽衰微、瘀水互結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5.水腫應用攻逐法的原則 細目五:預防和轉歸預后 要點: 1.水腫的飲食宜忌與生活調攝 2.水腫病至后期,中陽衰敗、濁陰不降之時的轉歸
第三十三單元 淋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淋證的概念及源流 2.淋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淋證常見病因 2.淋證的病機要點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淋證的診斷要點及六種淋證的主癥特征 2.淋證與癃閉的鑒別 3.血淋與尿血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淋證的辨證要點 2.淋證的治療原則 3.熱淋、血淋、石淋、氣淋、勞淋、膏淋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血淋的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轉歸和預后 要點: 1.淋證虛實證候之間的相互轉化,熱淋、血淋與石淋之間的相互轉化 2.淋證后期之危重預后 細目六:尿濁 要點: 1.尿濁的主癥特點 2.濕熱下注證的主癥、治法和方劑
第三十四單元 癃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癃閉的概念及源流 2.《千金要方》中關于導尿術的記載 3.癃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癃閉的常見病因 2.癃閉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 要點: 癃閉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癃閉的辨證要點 2.癃閉的治療原則 3.膀胱濕熱、肺熱壅盛、肝郁氣滯、濁瘀阻塞、脾氣不升、腎陽衰憊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5.癃閉之常用外治法:取嚏或探吐法的內容和操作要點 細目五:轉歸和預后 要點: 癃閉后期的危重轉歸、預后
第三十五單元 郁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郁證的概念及源流 2.《丹溪心法》的六郁之說 3.郁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郁證的常見病因 2.郁證的基本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辨證論治 要點: 1.本病的診斷要點、鑒別診斷 2.本病的基本治療原則及方法 3.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痰氣郁結、心神失養(yǎng)、心脾兩虛、心腎陰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方藥及治療的加減變化 細目四:其他治療 要點: 1.精神治療 2.輔助治療
第三十六單元 血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血證的概念及源流 2.血證常見病證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的概念 3.《血證論》、《景岳全書》、《先醒齋醫(yī)學廣筆記》關于血證病機、治則的論述 4.血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血證的常見病因 2.血證的基本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各類血證的診斷要點 2.尿血與血淋的鑒別 3.咳血與吐血的鑒別 4.便血之遠血與近血的鑒別 5.紫斑與出疹、丹毒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血證的治療原則,即治氣、治火和治血 2.鼻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常見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3.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后 要點: 1.影響血證預后的三個因素 2.吐血嚴重的預后
第三十七單元 痰飲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痰飲的概念及源流 2.痰飲的分類 3.痰飲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痰飲的常見病因 2.痰飲的基本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各類痰飲的診斷要點 2.痰、飲、水、濕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痰飲、懸飲、支飲和溢飲的辨證要點 2.本病總的治療原則 3.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懸飲等常見證候治療的加減變化
第三十八單元 消渴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消渴的概念及源流 2.消渴與西醫(yī)學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消渴的常見病因 2.消渴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 要點: 消渴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消渴的辨證要點 2.消渴的治療原則 3.肺熱津傷、胃熱熾盛、氣陰虧虛、腎陰虧虛、陰陽兩虛證候及常見并發(fā)癥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中消、下消證的主要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和預后 要點: 1.消渴的宜忌 2.消渴的轉歸預后
第三十九單元 自汗、盜汗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自汗、盜汗的概念及源流 2.自汗、盜汗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自汗、盜汗的常見病因 2.自汗、盜汗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自汗、盜汗的診斷要點 2.自汗與脫汗的鑒別 3.自汗與戰(zhàn)汗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自汗、盜汗的辨證要點 2.自汗、盜汗的治療原則 3.肺衛(wèi)不固、心血不足、陰虛火旺、邪熱郁蒸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四十單元 內傷發(fā)熱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內傷發(fā)熱的概念及源流 2.內傷發(fā)熱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內傷發(fā)熱的常見病因 2.內傷發(fā)熱的病機要點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內傷發(fā)熱的診斷要點 2.內傷發(fā)熱與外感發(fā)熱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內傷發(fā)熱總的治療原則 2.氣虛、氣郁、血瘀、血虛、陽虛、痰濕和陰虛發(fā)熱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3.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第四十一單元 虛勞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虛勞的概念及源流 2.《理虛元鑒》中“治虛有三本”的論述 3.虛勞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虛勞的常見病因 2.虛勞的病理性質、病變部位和病變過程 細目三:類癥鑒別 要點: 虛勞和肺癆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虛勞的治療原則及與脾、腎兩臟的關系 2.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心血虛、肝血虛,肺陰虛、心陰虛、脾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細目五:預防、預后和轉歸 要點: 1.虛勞的預防 2.虛勞的預后和轉歸
第四十二單元 痹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痹證的概念及源流 2.痹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痹證的常見病因 2.痹證發(fā)病的總的病機及轉化 3.痹證日久出現(xiàn)的三種病理變化 細目三:診斷和類癥鑒別 要點: 1.痹證的診斷要點 2.痹證與痿證的鑒別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痹證的辨證要點 2.痹證的治療原則 3.行痹、痛痹、著痹和風濕熱痹、痰瘀痹阻、肝腎兩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5.根據(jù)痹證疼痛部位不同加減用藥 6.蟲類藥和川烏、草烏等藥物在痹證治療中的應用 細目五:預防、轉歸及預后 要點: 1.生活攝調、預防 2.轉歸及預后
第四十三單元 痙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痙證的概念及源流 2.痙證與西醫(yī)學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痙證發(fā)病的常見病因 2.痙證的常見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 要點: 痙證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外感與內傷致痙、虛證與實證的辨證要點 2.痙證的治療原則 3.邪壅經絡、肝經熱盛、陽明熱盛、心營熱盛、痰濁阻滯和陰血虧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剛痙與柔痙的治法和方藥 5.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 要點: 痙證的預防
第四十四單元 痿證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痿證的概念及源流 2.痿證與西醫(yī)病名的關系 細目二:病因病機 要點: 1.痿證的常見病因 2.痿證的主要病機及轉化 細目三:診斷 要點: 痿證的診斷要點 細目四:辨證論治 要點: 1.痿證的辨證要點 2.掌握古代醫(yī)家重視“治痿獨取陽明”、“瀉南方,補北方”的理論與方法 3.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虛弱和肝腎虧損、脈絡瘀阻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細目五:預防、轉歸和預后 要點: 1.痿證的預防措施 2.痿證的轉歸與預后
第四十五單元 腰痛
細目一:概述和病因病機 要點: 1.腰痛的主癥特點 2.腰痛的常見病因 3.腰痛的病機要點及轉化 細目二:辨證論治 要點: 1.腰痛的辨證要點 2.腰痛的基本治則 3.寒濕腰痛、濕熱腰痛、瘀血腰痛、腎虛腰痛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4.常見證候治療加減變化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