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血腫是由于分娩時造成產道深部血管破裂,血液不能外流,積聚于局部形成血腫,多發(fā)生于分娩后數小時內,產婦自覺陰道、肛門墜脹疼痛。本文簡要介紹產后產道血腫的處理與預防。
1 產后產道血腫的處理
產道血腫可分為陰道血腫和外陰血腫。
1.1 陰道血腫的處理
陰道血腫肛診或陰道檢查時可觸及痛性包塊。多為陰道黏膜下較深血管破裂,應切開血腫清除血塊,找到出血點,結扎或縫合止血。如為會陰切開縫合處血腫,應重新拆開,徹底止血,分層縫合,關閉死腔。若陰道血腫切開后較深,出血點找不到,組織較糙,縫合效果不佳時可局部用碘伏紗布壓迫,每日給予甲硝唑注射液沖洗換藥,7~10天可愈合。
1.2 外陰血腫的處理
外陰血腫患者可表現局部疼痛表面呈紫色血腫。如果血腫<5cm,不繼續(xù)增大,可冷敷壓迫血腫,嚴密觀察,可逐漸吸收;如果血腫>5cm,或繼續(xù)增大,應立即切開引流,徹底止血,分層縫合,關閉死腔。若外陰血腫較靠近皮膚側也可以直接用大皮針直接縫合血腫處以達到止血效果。
2 產道血腫的預防
(1)助產士合理處理產程,避免第二產程延長或過短,及時切開會陰,會陰切口要足夠大并充分保護會陰,避免產道深度撕裂傷。
(2)提高助產士接產技術,切勿動作粗暴、保護會陰用力過大或過少不勻等手法。
(3)給產婦以心理護理,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切勿用力過大,講解分娩對會陰的影響以及如何配合助產士生產。
(4)產后仔細觀察陰道有無裂傷。按常規(guī)縫合裂傷口,第一針要在裂傷口頂端0.5cm處縫扎,不留死腔,縫合完畢常規(guī)肛診。
(5)產后常規(guī)在產房觀察2h?;夭》亢螽a后要加強巡視,凡遇產婦訴傷口疼痛、肛門墜脹、排尿困難者,應及時做肛查,了解有無血腫。
對于產后血腫應做到早發(fā)現、早處理,降低產后血腫的發(fā)生率。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