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秘驗方
解毒寬腸湯:當(dāng)歸、杭白芍各12克,酒炒黃連、萊菔子各9克,木香9克,薤白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主治猝發(fā)痢疾。
合痢湯:白頭翁15克,川連、炮姜、炙甘草各6克,黃芩、川楝子各12克,秦皮、木香、厚樸、陳皮、醋炙元胡各10克,白術(shù)、粳米各30克。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于急性菌痢。 治痢散:葛根、苦參各12克,陳皮、赤芍、炒麥芽、焦山楂各9克,陳松蘿茶10克,水煎服,用于痢疾初起。
苦辛利濕方:藿梗、杏仁、茵陳各6克,炒黃芩、澤瀉、通草各3克,黃連、炒黃柏各2.4克,炒蒼術(shù)、厚樸、大腹皮各4.5克,滑石9克,木香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用于慢性痢疾。
烏梅訶子飲:烏梅、訶子、焦山楂、焦地榆、白芍、米殼、炙甘草適量,加水煎服,每日一劑,治療休息痢。
貼臍止瀉餅: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山楂、木香、姜棗、小蔥等搗爛如泥拌勻,加入適量蜂蜜,做成錢幣大小的藥餅,用塑料膜包好備用。將藥餅貼臍上固定6~8小時,治療慢性菌痢虛寒型。
雙藤湯:紅藤50~l100克,忍冬藤25~5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治療急性菌痢赤多白少者。
菌痢方:人參、炒白術(shù)、干姜、陳皮、炙甘草、山楂、炒谷麥芽各9克,砂仁6克,治療噤口痢。
民間驗方
1.鮮鐵莧去其老根及老莖,成人每日1000克,加冷開水100毫升搗爛取汁,治療急性菌痢。
2.生熟山楂各15克,煎水代茶熱飲,治療急性赤白痢疾。白痢加紅糖,紅痢加白糖,赤白痢兼見加紅白糖。
3.苦莎藥(鄂西草藥):葉、莖搗爛,冷開水?dāng)嚢枞≈茫换驅(qū)⒖嗌帟窀?,粉碎成?xì)末裝膠囊,每粒0.26克,每次4粒,每日3次,治療急性菌痢。
4.大黃:生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稍悶片刻置鍋中文火炒黑成粉,劑量6~12克,初用少量,適應(yīng)后可加大,用于血痢腹痛者。
5.鮮馬齒莧32克,大蒜一頭,共搗如泥,開水煮沸,加紅糖16克,頓服,治療急性痢疾。
6.苦參研末水泛為丸,每次6克,每日3次,治療熱痢下血。
7.車前子10克,研細(xì)為末,米湯送服,治療暑濕下痢。
8.烏梅肉、胡黃連、伏龍肝等份為末,茶調(diào)服之,每次6克,每日兩次,治療血痢日久者。
9.陳石榴皮3個研細(xì)為末,黃酒送服,治療赤白下痢。
10.酸石榴燒炭為末,每服6克,米飲調(diào)下,治療久痢脫肛。
其他療法
1.灌腸療法
(1)大黃20克,赤芍30克,煎汁120毫升,分兩次保留灌腸,每日兩次,同時煎服葛根湯,治療急性痢疾。
(2)白頭翁30克,烏梅、黃連、赤芍、檳榔各6克,鳳尾草10克,加水濃煎200毫升,將藥液導(dǎo)入肛門內(nèi)約10厘米處,抬高臀部以利吸收,每日兩次。小兒按年齡酌減。治療熱痢夾滯者。
2.針灸療法
(1)體針:急性痢疾取上巨虛或足三里、天樞,配曲池、內(nèi)關(guān),行瀉法,留針30分鐘。中毒性痢疾加合谷、大椎、十宣放血;若食入即吐、不思飲食加中脘。慢性痢疾宜針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三陰交、足三里,并灸神闕、關(guān)元、氣海。采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留針30~45分鐘。急性期每日2~3次,慢性病人每日一次。
(2)耳針:取小腸、大腸、直腸下段等穴,毫針強刺激,留針30分鐘,其間運針3~4次,一般每日1~2次,病情嚴(yán)重者每日2~3次,持續(xù)3~7天。慢性痢疾加脾、胃、腎、神門、交感,選3~5穴毫針輕刺激,留針10分鐘,隔日一次或每日一次。也可用貼耳穴方法,將王不留行籽置于上述穴位,膠布固定,每日按壓3~7次,2~3日換藥一次。
(3)穴位注射:選天樞或足三里穴,用氯霉素注射液2毫升,加入1%普魯卡因溶液0.5毫升,每側(cè)穴位注入一毫升。得氣后注藥,每日一次,7天為一療程?;蜻x長強、天樞(雙)、足三里(雙),將仙鶴草素8毫升注入長強穴,黃連素2毫升注入天樞穴,針刺足三里穴,治療濕熱痢疾。
(4)灸法:取神闕、關(guān)元、氣海、脾俞、腎俞、大腸俞、胃俞、足三里等穴,每次選2~3穴,用艾條溫和灸,以穴位局部有合適溫?zé)岣袨槎?。每日或隔日一次?0~15次為一療程,適用于慢性痢疾久不痊愈者。(摘自《傳染病中西醫(yī)診療技術(shù)》)
臨床中有部分為EGFR耐藥突變的患者,如EGFR Ex2Ois,這部分人群...[詳細(xì)]
腹部外科手術(shù)是普外科治療的核心手段,但術(shù)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直是影響患者康復(fù)及...[詳細(xì)]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