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指診療南》內容預覽
1 指南的制定方法 作為專門小組成員,本文作者在會議前就準備了蕁麻疹治療的建議草案,考慮到所有文獻中可用的證據(jù)(包括Medline與Embase的搜索和2004~2008年的國際變態(tài)反應會議的手工搜索結果),并且參考了在2000年和2004年舉辦的第一、二次專題報告會上達成的共識。這些草案經過專家組成員和這次大會會議代表的詳細討論,并通過簡單專用的投票系統(tǒng)來達成共識。這次會議的代表包括來自33個國家的200多名蕁麻疹專家,保證了這個共識不僅涵蓋歐洲,還包括全球地區(qū)所有的觀點,為蕁麻疹領域未來的研究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前兩個治療指南的方案研究中使用的評估方法是蘇格蘭校際指導方針網(wǎng)絡(the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SIGN)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而SIGN方法不能保證證據(jù)總體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在本指南中我們采用GRADE新方法。該方法的關鍵是能夠為證據(jù)質量的評估和推薦力度的評定提供透明、清晰、詳細的標準。GRADE系統(tǒng)允許對來源于低級隨機對照試驗或觀察性研究得到的非常低或非常少見的低質量證據(jù)給予強烈的推薦。同時也允許對高質量證據(jù)給予弱推薦。前者極其少見,僅僅見于有其他因素提示此為最佳的情況,而高質量證據(jù)給予弱推薦的情況較常見?!?nbsp;指南專家小組選擇詞組“我們推薦(we recommend)”來表示強的建議,“我們建議(we suggest)”來表示弱的建議。
2 潛在原因或誘發(fā)因素的識別和清除 如果可疑原因或誘發(fā)因素清除后癥狀可緩解,這并不代表這類因素就是導致癥狀的原因。如果某因素在雙盲激發(fā)試驗中反復導致癥狀出現(xiàn),這才能夠提供致病性的權威證據(jù)。因為某些自行消退的蕁麻疹可能會與可疑原因或誘發(fā)因素的去除相平行,但他們并不是癥狀緩解的原因。大部分蕁麻疹患者要查出病因很困難,比如感染可能是一個誘因或加重因素,但也可能不相關。
點擊下載完整版《蕁麻疹指診療南》
近幾年,為了適應基層艾滋病檢測的需要,一些沒有條件建立規(guī)范的艾滋病檢測實驗...[詳細]
The aim of this guideline is to revie...[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