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丁又稱紫花地丁,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商品中地丁種類復雜,以地丁之名入藥的有數(shù)種,它們來自不同科屬植物,其功效也不盡相同,在使用時應注意區(qū)別應用。
紫花地丁 為堇菜科堇菜屬多種植物的全草,為地丁之正品,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等。藥材多皺縮成團,主根淡黃棕色,直徑1~3毫米,有細縱紋。葉灰綠色,展平后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截形或微心形,邊緣具鋸齒,兩面被毛;葉柄有狹翼?;ㄇo纖細,偶見花,花瓣有細管狀距。蒴果多見,為橢圓形,常裂為三果爿,種子多數(shù)。氣微,味微苦而稍黏。
黃花地丁 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又稱蒲公英、婆婆丁等,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及催乳作用,對治療乳腺炎十分有效,可以煎汁口服或者搗泥外敷使用。藥材多皺縮卷曲成團塊狀,根圓柱形,多彎曲,長3~7厘米,棕褐色,根頭部有茸毛,葉破碎,完整葉片為倒披針形,暗灰綠色或綠褐色,邊緣淺裂或具有羽狀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狀,下表面主脈明顯,花葶1至數(shù)條,頭狀花序頂生,常見多數(shù)具有白色冠毛的長橢圓形瘦果,氣微,味微苦。
甜地丁 為豆科植物米口袋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疔瘡癰腫、急性闌尾炎、化膿性炎癥等。藥材皺縮成團,根莖簇生或單一,圓柱形,長l~3厘米,直徑0.2~0.7厘米。根長圓錐形,有的略扭曲,表面紅棕色或灰黃色,質(zhì)硬,斷面黃白色,邊緣綿毛狀。莖短而細,灰綠色,有茸毛。羽狀復葉叢生,葉多皺縮、破碎,完整小葉片展平后呈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灰綠色,有茸毛??梢妶A柱形莢果,棕色,有茸毛。種子黑色,細小。氣微,味淡。
苦地丁 為罌粟科伏生紫堇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腫的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傳染性肝炎、腸炎、疔瘡癰腫等疾病。藥材皺縮成團,主根扁圓柱形,長3~5厘米,直徑1~1.5毫米,表面棕黃色或黃白色,較粗糙,有縱溝及皺紋,常呈二股扭曲狀,質(zhì)較硬,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中心棕色。根莖較短,莖叢生,纖細,灰綠色或黃綠色,質(zhì)柔軟,易壓扁,斷面中空,略呈纖維性。葉多皺縮破碎,暗綠色或灰綠色,有長柄。蒴果灰綠色或黃綠色,扁長橢圓形,常破碎或裂成2片,留有兩條棕黃色的種框。種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澤。味苦而持久。
廣地丁 為龍膽科植物華南龍膽的全草,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用于流感、咽喉腫痛、闌尾炎、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無名腫毒等疾病。藥材多皺縮成團,伸展后全株長3~9厘米。根細小,土黃色。莖叢生,常呈暗紫色。葉對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基部葉密集,長1~2厘米,寬4~7毫米,上部葉稀疏,較小,長2~5毫米,綠色,先端尖銳,基部下延連合成鞘狀,全緣,有小睫毛?;▎紊谥敚换ㄝ嗤矤?,先端5裂;花冠漏斗狀。質(zhì)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地丁為常用清熱解毒中藥,地方習用品種眾多,其原植物均為草本植物的全草,干燥后多皺縮成團,外形十分相似,鑒別時宜挑選相對完整個體進行觀察,尤其是其果實的特征,更是鑒別之要點,必要時可借助放大鏡進行觀察。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nèi)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