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并發(fā)癥
心律失常
凝血功能障礙
電解質紊亂
復溫時休
顱內壓增高
感染
八、亞低溫治療管理
監(jiān)測體溫:降溫:降至32℃~34℃; 復溫:36.5℃~37.0℃。
監(jiān)測顱內壓:降至正常后24h, ,停止亞低溫治療。
呼吸道管理:血氧監(jiān)測、氣道管理
電解質監(jiān)測:12h行一次電解質檢查,每2h行一次血氣分析
感染監(jiān)測:
復溫性休克:體溫回升速度控制在每小時不超過0?1℃
九、復溫
自然復溫
主動復溫
每4‐5 h復溫1℃,將肛溫緩慢地恢復至36.5℃~37.0℃
十、臨床應用情況
常用于: 顱腦損傷、心肺復蘇、高熱病人
十一、應用前景
急診科:心肺腦復蘇、顱腦損傷、急性腦血管病、
中暑、感染伴高熱、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
神經(jīng)科:溶栓、腦保護、顱腦無血手術等
心內科:多種手術
呼吸科:**S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jīng)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
流感治療的當前狀況與挑戰(zhàn)盡管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手段,流感治療仍面臨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