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結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發(fā)生在氣管、支氣管黏膜、黏膜下層及外膜(軟骨和纖維組織)的結核病,屬肺外結核,既往曾稱為“支氣管內膜結核”。 EBTB的確診應包括微生物學和(或)病理學證據。
一、流行病學特點
約有10%-40%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并發(fā)EBTB。肺結核合并EBTB患者中痰菌陽性者約占60%-70%,痰菌陰性者約占25%~30%。其余 尚有部分單純性EBTB患者,即肺內未發(fā)現明顯活動性結核病灶的EBTB,單純性EBTB約占全部EBTB的5%-lO%。EBTB發(fā)病年齡多集中在青、 中年,女性發(fā)病明顯多于男性,通常為2:1—3:l,因此臨床上青年女性患者尤為多見。目前我國尚缺乏EBTB患病情況的流行病學數據,專家們在臨床實踐 中感到我國EBTB病例有明顯增多趨勢,應引起臨床醫(yī)師的重視。
二、發(fā)病機制
EBTB的感染途徑主要有以下4種:
(1)肺內病灶中的MTB隨排痰過程直接感染支氣管黏膜;
(2)淋巴結結核累及并穿透氣管、支氣管壁形成支氣管 瘺,含有MTB的干酪壞死物質直接侵犯氣道壁;
(3)MTB沿支氣管樹的淋巴管蔓延;
(4)肺內病灶中的MTB通過血行播散至氣管、支氣管。
其中又以前兩 種途徑最為多見。EBTB組織病理改變具有以下特征,在結核病變開始時,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伴黏膜下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浸潤。隨著病情進-步 發(fā)展,巨噬細胞、上皮樣細胞、朗漢斯巨細胞、T細胞、B細胞和成纖維細胞聚集在黏膜下形成了結核性肉芽腫,即結核結節(jié)。當支氣管黏膜炎癥過度增生形成息肉 或氣道周圍的淋巴結腫大壓迫支氣管或向支氣管內突出時,表現為腫瘤樣改變。MTB的脂**甘露聚糖上調外周血單核細胞間質膠原酶和產膠酶基因表達,這兩 種細胞外基質蛋白質可消化膠原I、Ⅲ、Ⅵ以及其他基質蛋白質,從而使得肉芽腫中心開始形成干酪樣壞死,且范圍逐漸擴大。隨著f酪樣壞死物脫落排出,黏膜出 現糜爛、潰瘍。在結核病變的愈合過程中,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及攣縮引起支氣管管腔不同程度的狹窄或阻塞。
三、臨床表現
1.臨床癥狀和體征:
EBTB起病相對緩慢,癥狀和體征多樣,常缺乏特異性,故單純從癥狀和體征上診斷EBTB有一定困難?;顒有訣BTB患者常有 持續(xù)的刺激性咳嗽、咳痰、咯血,部分患者伴有發(fā)熱、盜汗等癥狀;體征:聽診可聞及肺部局限性或彌漫性的哮鳴音,病變區(qū)域還可聞及干、濕性啰音等。遺留氣道 結構明顯破壞的非活動性EBTB患者,其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慢性持續(xù)性咳嗽、活動后氣促、呼吸困難、喘鳴等。體征往往與其累及的氣道大小及導致氣道狹窄的 嚴重程度相關,表現為引流區(qū)域呼吸音低、喘鳴音、胸廓不對稱、氣管偏移等。故對有慢性持續(xù)性咳嗽、咳痰等癥狀的患者,且體檢有局限性哮鳴音及干、濕啰音 者,應考慮EBTB的可能。支氣管鏡檢查將有利于確診。
2.影像學表現:
(1)X線胸片:對于肺結核并發(fā)EBTB的患者,普通X線胸片主要表現為肺結核的影像學改變,如肺部浸潤性改變等。若受累的支氣管 因結核病變而出現阻塞或閉塞時,X線胸片則可表現為引流區(qū)域的肺組織出現阻塞性肺炎、肺充氣不良,直至肺不張。當阻塞的支氣管局部存在活瓣效應時,引流區(qū) 域的肺組織亦可能出現肺過度充氣的影像學改變;若病變反復遷延,還可出現阻塞遠端的支氣管擴張。對于少數單純性EB佃患者,普通X線胸片可無明顯異常發(fā) 現。因此,對臨床疑似EBTB的患者,即使普通X線胸片未見明顯異常亦不能完全排除E姍的可能,必要時應進-步進行支氣管鏡檢查。
隨著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