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nèi)科醫(yī)學進展 > 心力衰竭的今天:我們的路在哪里?
心力衰竭,路途漫漫,走到了今天。過去的一頁已成功地翻過,走出了“強心、利尿、擴血管”心衰常規(guī)治療的誤區(qū)。今天,生物學治療的新紀元已延續(xù)了10余年。未來,路在何方?藥物治療遭遇瓶頸?非藥物治療,如左心室輔助裝置發(fā)展迅速。但,僅局限于終末期的人群。這,就是我們面臨的今天。
一、里程碑式的進展已延續(xù)了10余年
今天的重大突破:(1)心肌重構(gòu)是心衰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機制;(2)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是治療的基礎,能延緩、逆轉(zhuǎn)心肌重構(gòu)。從而使心衰進入了生物學治療的新紀元。這一里程碑式治療概念的轉(zhuǎn)變,在21世紀初的各國指南中,均已得到了確認。而且,在過去十年中,臨床試驗心衰死亡率已降低了46%。這十余年來,我們必須認識到以下幾點:
1.不是所有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都有益于慢性心衰
心衰時,有多種內(nèi)源性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和細胞因子的激活,例如去甲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Ⅱ、醛固酮、加壓素、內(nèi)皮素、利鈉肽、腫瘤壞死因子等,在心衰患者中均有循環(huán)水平或組織水平的升高。
1984年Cohn等的研究表明心衰患者血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與心衰死亡率正相關(guān)。1987年應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治療心衰的臨床試驗CONSENSUS,不同于以往應用正性肌力藥和血管擴張劑治療的試驗,成功地降低了27%的心衰病死率,奠定了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治療心衰的基礎,至今已20余年。
然而,在這一時期有關(guān)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因子拮抗劑的臨床試驗屢告失敗。包括ACEI+中性內(nèi)肽酶(NEP)抑制劑的OVERTURE試驗,非選擇性和選擇性內(nèi)皮素受體拮抗劑的ENABLEl/ENABLE2、EARTH試驗,腫瘤壞死因子儀(TNF-oL)拮抗劑的試驗RENAISSANCE、RECOVER、RF,NFWAT試驗,以及ATTACH試驗,更因其對治療組死亡率和病殘率的不良影響,而提前終止。究其失敗原因可能有:選擇了不合適的人群;藥物的毒性及劑量不合適;血管過度擴張誘發(fā)低血壓、鈉水潴留等。2010年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CC)公布的**RE試驗則表明腎素直接抑制劑無助于防止心肌梗死后的左心室重構(gòu)。
但是ACEI和B受體阻滯劑卻仍然屹立,也說明了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RAS)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SNS)通路在心衰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另外,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除RALES試驗[紐約心功能分級(NYHA)Ⅲ、Ⅳ級患者]和EPHESUS試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獲得成功外,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公布的EMPHASIS-HF試驗更使NYHAⅡ級的心衰患者病死率降低。
2.當前我們必須把握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的新點、亮點、實踐要點
從經(jīng)驗醫(yī)學到循證醫(yī)學繼以指南的發(fā)表,使醫(yī)學臨床實踐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因而,今天的國際指南均強調(diào)——必須遵循“指南指導下的醫(yī)學治療”(guidelinedirectedmedicaltherapy)。由于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積累,各種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的地位有升有降,臨床實踐的細節(jié)也或多或少有些改變。
所有慢性心衰患者均必須應用的3種藥物(有禁忌證患者除外):ACEI(CONSENSUS,SOLVD試驗提供了證據(jù)),B受體阻滯劑(CIBISⅡ,MERIT-HF,CORPERNICUS試驗提供了證據(jù)),以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RALES,EPHESUS,EMPHASIS試驗提供了證據(jù))。
突出了β受體阻滯劑的優(yōu)越性。β受體阻滯劑改善心肌重構(gòu)優(yōu)于ACEI。β受體阻滯劑是唯一的能減少猝死的心血管藥物,且可早期、顯著地降低總死亡率。另外,β受體阻滯劑與很多藥物均有協(xié)同作用。如ACEI+β受體阻滯劑患者病死率為24%,而單用ACEI患者病死率為36%。RALES試驗顯示,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加用B受體阻滯劑病死率為27%,而單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患者病死率為58%。介入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CARE試驗顯示加用p受體阻滯劑可減低患者的病死率。
低劑量ACEI加β受體阻滯劑較單純增加ACEI劑量在改善心衰患者癥狀和降低死亡風險方面效果更為顯著。而且,有關(guān)β受體阻滯劑的臨床試驗中,大多數(shù)并未采用高劑量ACEI。因而,近年來的心衰指南均強調(diào)一旦確診為收縮性心衰,應盡早聯(lián)用β受體阻滯劑和ACEI。
3.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不再是一線推薦藥物
臨床試驗表明,ACEI加螺內(nèi)酯(MRA)能顯著降低心衰患者總病死率,而ACEI加ARB則不能。因而心衰指南已將ARB列為“效益較少肯定”(lesscertainbenefit)的藥物。
ARB與ACEI的臨床試驗從未表明ARB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ACEI,最多不亞于ACEI(VALIANT、ONTARGET試驗),或不能耐受ACEI患者,換用ARB有效(CHARM-alt試驗)。更有次于ACEI者(ELITE-Ⅱ、OPTIMAL試驗)。二者合用時,效益未見增加,而副作用,如低血壓、眩暈、腎功能損害、高血鉀等的發(fā)生率卻增加(VALIANT、ONTARGET試驗)。HEAAL試驗比較了洛沙坦50mg與150mg,大劑量組心衰患者住院危險較低,但兩組病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當前的指南僅推薦ARB應用于因咳嗽不能耐受ACEI者,但如因低血壓、腎功能損害、高血鉀則不宜換用,另外推薦應用于不能耐受MRA者。
4.臨床實踐要點
(1)ACEI、ARB入選患者,腎功能必須正常(肌酐≤221μmol/L或≤2.5mg/dl,或eGFR≥30ml/min·1.73m2),血鉀正常。并定期檢測。
(2)β受體阻滯劑:強調(diào)β階段早期應用;認識到長期治療的生物學效應;逐步滴定劑量,達到目標心律。
(3)MRA:應權(quán)衡其降低心衰死亡與住院的益處和致命性高鉀血癥的危險。因自RALES試驗公布以后,心衰患者住院期間,高鉀血癥的病死率增加了6倍。為防止高鉀血癥,MRA必需與襻利尿合用,停用鉀鹽,ACEI可減量,應用小劑量螺內(nèi)酯10-20mg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
5.ACEI、ARB和MRA三者禁止聯(lián)用,因其會增加腎損害和高鉀血癥的危險
6.不推薦應用腎素直接抑制劑
二、急性心衰≠慢性心衰
急性心衰的定義尚不統(tǒng)一,但都強調(diào)了“急、危、重”,就是指急性起病、迅速惡化、嚴重的心衰癥狀和體征,是致命性的情況,需急癥處理。
迄今為止,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治療急性心衰的臨床試驗均顯示其治療效果不佳。根據(jù)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proBNP)水平指導治療的PRIMA試驗(2010ACC會議)和NorthStar研究(2011ACC會議),結(jié)果顯示其均未能改善預后。2010年ACC會議公布的Nesiritide治療急性心衰的ASCEND-HF試驗,患者共7141例,30d時病死和再住院率與安慰劑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且顯著增加低血壓發(fā)生率(26.6%:15.3%,P<0.01)。其他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衰的試驗,有的結(jié)果提示其對腎臟有損害,其對病死率的影響尚不明。
關(guān)于慢性心衰惡化加重的臨床試驗結(jié)果提示加壓素受體拮抗劑僅能改善低鈉血癥。最新的2013美國心衰指南,僅將加壓素受體拮抗劑作為Ⅱb類推薦,短期應用于心衰伴高容量及嚴重低鈉血癥患者。
我們必須明確,正如Braunwald和Bristow所指出的,急性心衰不同于慢性心衰,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的激活是適應性的(adaptive)。急性心衰的治療靶點應是糾正嚴重、致命性的血液動力學紊亂,以爭取時間得以進行長期治療,或糾正誘發(fā)急性心衰的根本原因。2012ESC心衰指南指出雖然不像慢性心衰有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但治療急性心衰的關(guān)鍵藥物應是“氧氣、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應選擇性地應用阿片類、正性肌力藥,一般不需要機械性循環(huán)支持”。雖然2012AHA會議報道的RELAX-AHF臨床試驗中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明顯降低,為AHF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但2013ACCF/AHA心衰指南并未提及。
急性心衰可分為兩大類,即有肺淤血不伴休克者和伴有低血壓、低灌注或休克者。
第一類情況可應用:(1)靜注速尿;(2)如血氧飽和度<90%、動脈血氧分壓(Pa02)<60mmHg,可輸入高流量氧氣;(3)可應用低分子肝素以預防血栓栓塞;(4)如有肺水腫或呼吸>20次/min,可應用無創(chuàng)性通氣,如氣道正壓通氣(CPAP),但如收縮壓<85mmHg則不能應用;(5)如患者焦慮不安,可予靜注阿片類,但需監(jiān)測呼吸;(6)如收縮壓>110mmHg,可予靜滴硝酸酯類藥物;(7)如收縮壓>110mmHg,且不伴重度瓣膜狹窄,可予靜脈滴注硝普鈉,急性心肌梗死時慎用;(8)強調(diào)不推薦應用正性肌力藥,除非患者血壓低于85mmHg。
第二類情況可應用:(1)如低血壓與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有關(guān),可予電復律;(2)收縮壓<85mmHg者,可予靜脈滴注正性肌力藥多巴酚丁胺;洋地黃并無治療急性心衰的指征,除非為心房顫動并發(fā)快速室率;2012年歐洲心臟病協(xié)會年會時專家們認為,目前的臨床醫(yī)師對于急性心衰,正性肌力藥應用過多,擴血管藥應用偏少;而國內(nèi)還有醫(yī)師錯誤地將西地蘭作為首選藥物;(3)如應用正性肌力藥后,仍有重度低灌注,而病因又為可逆性,可短期應用機械循環(huán)支持以過渡至恢復;(4)如低灌注與β受體阻滯劑有關(guān),可用左西孟坦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劑以逆轉(zhuǎn)β受體阻滯劑效應;(5)心源性休克患者可用升壓藥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6)病情迅速惡化者,可予短期機械循環(huán)支持。
三、舒張性心衰診斷的新認識
舒張性心衰又稱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正常的心衰。其診斷標準除了有心衰的癥狀、體征、LVEF正常(≥45%)以外,還強調(diào)了心臟結(jié)構(gòu)的變化,即“左心腔大小正常;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擴大”。至于超聲心動圖有無左心室舒張功能異常的證據(jù),目前并不強調(diào)。因為迄今為止,沒有一個超聲心動圖的參數(shù)足夠精確、重復性好、能獨立診斷舒張功能不全。另外,排除診斷也非常重要,即“超聲心動圖檢查需無心瓣膜疾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或限制型(浸潤性)心肌病等”。
目前最常見的誤區(qū)是——凡LVEF正常的心衰,都一律診斷為舒張性心衰。例如瓣膜反流性疾病,雖LVEF正常,但左心室早就明顯擴大,根本不屬于舒張性心衰。所以,排除心瓣膜疾病特別重要。
四、高血壓心力衰竭
積極控制高血壓可使高血壓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降低55%,亦可降低病死率。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和心肌間質(zhì)纖維化,是舒張性心衰最常見的病因。多見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且患者常伴有冠狀動脈疾病或心房顫動。有關(guān)舒張性心衰的臨床試驗均為陰性。治療應著重控制血壓、心律和心律,以及應用利尿劑緩解癥狀。
高血壓合并收縮性心衰,降壓應避免使用α受體阻滯劑、莫索尼定以及負性肌力作用的鈣拮抗劑(地爾硫革,維拉帕米),但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可以應用。
五、非藥物治療的進展
1.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最近,美國、歐洲都更新了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的指南擴大了其適應癥,從NYHAⅢ、Ⅳ級擴展至Ⅱ級(MADIT-CRT、REVERSE和RAFT試驗均支持)。但對QRS波的要求則更為嚴格,須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滯,如不伴左束支傳導阻滯,則QRS時間應≥150ms。
2.左心室輔助裝置治療:左心室輔助裝置治療發(fā)展非常迅速。第一代系搏動性血流,第二代系持續(xù)性血流,第三代HVAD系持續(xù)性血流離心泵。左心室輔助裝置重量約250g,容量>50ml,但每分流量可達10L,可直接置人左心室心包腔內(nèi)。
左心室輔助裝置治療可使等待心臟移植患者的病死率降低10%-15%。左心室輔助裝置治療與心臟移植術(shù)中期預后相同。對進行性心衰患者,左心室輔助裝置治療可作為心臟移植前的橋梁。
六、未來,路在何方?
藥物治療雖可延緩、逆轉(zhuǎn)心肌重構(gòu),卻不能使心肌細胞再生。而心肌細胞死亡是心衰從“代償”向“失代償”轉(zhuǎn)折的關(guān)鍵因素,是心衰的根本原因。因而,要進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預后,只能寄希望于干細胞治療。
2011年ACC會議發(fā)布的TheSTAR研究,為前瞻性、非隨機、開放試驗,191例患者接受骨髓衍生干細胞治療,200例作為對照。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所有參數(shù)均有顯著改善(包括血液動力學、左心室功能、運動能力、心律失常、病死率)。近5年隨訪,治療組患者平均年病死率為0.75%,對照組則為3.68%?!蹲匀弧罚∟ature)雜志2012年報道鼠心肌成纖維細胞(占心臟細胞50%以上)可重編程成為心肌細胞。2012年干細胞治療獲得了諾貝爾獎。然而,要真正成熟地用于臨床,需積累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列入指南則尚有待時日。
誠然,未來心肌細胞再生是方向?但把握今天更為重要!今天,這10余年來又積累了不少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為指南提供了新的評價、新的概念,也隨之改變了某些臨床實踐。所以今天臨床醫(yī)師面對的挑戰(zhàn)是如何真正遵循“指南指導下的醫(yī)學治療”。把握指南的新點、亮點,提高心衰的治療水平。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fā)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guān)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