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精神科醫(yī)學進展 > 精神分裂癥患者非自愿入院的性別差異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非自愿住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在臨床特征方面存在性別差異,進而在臨床工作中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該研究發(fā)表于最近一期的《生物醫(yī)學中心·精神病學》。
本項研究由捷克Charles大學的AlexanderNawka及其同事所開展,共招募了291名男性受試者及231名女性受試者。這些患者分布于歐洲12個國家的13所醫(yī)院,根據(jù)當?shù)貤l例被強制收入院。
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患者表現(xiàn)出攻擊性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分別為79.6%和71.7%,但男性患者出現(xiàn)嚴重攻擊行為的比例更高,如言語挑釁及針對財產(chǎn)的破壞行為。
研究團隊指出,就修改版外顯行為攻擊量表(MOAS)平均分來看,男女患者并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將量表條目細分時,則可發(fā)現(xiàn)端倪:在相對較輕的攻擊行為(MOAS1–7)方面,女性較男性常見,分別為50.2%和40.2%,而較為嚴重的攻擊行為(MOAS≥8)則相反,男性多于女性,分別為29.0%和28.5%。
在社會功能方面,研究者使用了功能大體評價量表(GAF)。結果顯示,被強制收入院的女性患者的社會功能顯著劣于男性患者,GAF得分分別為26.2和30.5。研究者認為,這一趨勢與平時所見到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況相反。
盡管與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存在攻擊行為的比例更高,社會功能也更差,但對女性患者的管理措施往往相對寬松。女性被強制服藥的比例較男性高,分別為87.9%和74.9%,但被約束的比例較低,分別為45.5%和66.3%,被隔離的比例同樣較低,分別為2.6%和17.2%。
研究第一作者Nawka指出,出現(xiàn)相同攻擊行為時男性所造成的威脅更大,這或許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
但他們同時指出,男性及女性患者所致工作人員受傷的可能性相當,提示對風險的評估不應在性別的基礎上被忽略。“本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對醫(yī)院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啟發(fā)價值。”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jù)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