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普艾”初見成效,細節(jié)仍需努力(2)
2010-12-07 09:54
閱讀:2046
來源:新京報
作者:l****o
責任編輯:lenkoo
[導讀] 對于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嗎的提問,竟然有將近一半的人不能給出正確答案。這說明,雖然知道血液可以傳播艾滋病,但究竟是什么樣的血可以導致傳播,具體到這些比較具體的知識,很多人還是比較欠缺。 從本期《新京報》京報調(diào)查的結果看,現(xiàn)在關于傳染病的相關
在艾滋病剛剛出現(xiàn)在我國時,由于它屬于性傳播疾病,很多人對艾滋病患者有一種鄙視的態(tài)度。如今,人們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有了良好的轉變,將他們視為平等的群體,不再歧視。在面對如何對待身邊的艾滋病患者的問題時,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不歧視,交往時注意”的答案。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所謂的不歧視,目前更多的還只是停留在理念上,在實際行動中能否做到,還不得而知。
近日《南國今報》報道,廣西柳州有一個年僅六歲的艾滋孤兒,不僅村里沒人敢和他在一起,就是他最親近的奶奶,也不肯將他接回家,而是讓這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住在一間漏水的屋子里。今年九月孩子本該上學了,可是一些家長卻聯(lián)名**將孩子擋在了校外。
這篇報道至少說明,要想真正做到不歧視艾滋病患者,在我們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無辜的孩子,人們尚且如此,不難想象對于成年人會采取什么態(tài)度。人們不能真正和艾滋病人走到一起,其實還是和艾滋病防護知識不足有關,因為和艾滋病人在一起不是吃飯、握手那么單一。很多人擔心:假如艾滋病人某處磕破了皮,是否有傳染性,人們該如何面對?;蛘咦约耗程幱辛似茲ⅲ€能不能接觸艾滋病人。特別是一些小的破潰,不易覺察的時候。
檢驗地帶網(wǎng)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