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tài)心理學第七章精神分裂癥-北大課件 內容預覽:
(點擊下圖可對專家課件進行全文預覽)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
通常意識清晰,智能尚好
有的病人在疾病過程中可出現認知功能損害,自然病程多遷延.
發(fā)病率與患病率:
發(fā)病率:0.07-0.52‰, 平均:0.24‰
患病率: 0.9-17.4‰, 平均:5.8‰ (WHO報告)
我國:1993年在7個地區(qū)的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
1993年時點患病率:5.31‰, 終生患病率:6.55‰
發(fā)病年齡多在青壯年,我國資料16-35歲最多
精神分裂癥概念的形成
Morel(1857) 提出早發(fā)性癡呆
Kahlbaum(1874) 提出緊張癥
Hecker(1871) 提出青春癡呆
Kraeplin(1896) -合并上述類型為早發(fā)性癡呆
Bleuler(1908) 提出精神分裂癥
診斷標準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
多起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
病程多遷延
特征性癥狀:妄想、幻覺、言語紊亂、陰性癥狀(情感平淡、言語貧乏、意志減退)
社交或職業(yè)功能不良
病期:1月(CCMD3);6個月(DSM IV)
思維障礙
感知覺障礙
情感障礙
緊張癥
自知力障礙
思維障礙:
妄想: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錯誤的推理、判斷
對此堅信不移,不能以說服的方法使之改變。
關系(牽聯觀念)、被害、影響、嫉妒、鐘情、夸大妄想等
邏輯障礙:思維散漫、思維破裂等
聯想障礙:象征性思維、語詞新作等
感知覺障礙:
幻覺:幻聽、幻視、幻嗅、幻觸等
情感障礙:
情感平淡、情感倒錯、表情倒錯等
精神分裂癥的主要類型
偏執(zhí)型(妄想型)
緊張型
青春型(紊亂型,瓦解型)
未分型
單純型
抗精神病藥物也經常用來治療躁狂癥,此外一些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和丙戊酸鈉抗躁...[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經受不住工作繁忙緊張,或失業(yè)、失戀、欺辱等不良**,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