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工作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麻煩的患者,比如病情復雜很難醫(yī)治的患者,終末期沒有治療價值的患者,缺錢還必須得到最好治療的患者,轉戰(zhàn)各大醫(yī)院都被拒收的患者,不為治病只想賺錢的患者,過分挑剔無理取鬧的患者,家屬不講理的患者,沒有名字沒有家屬沒有錢的患者,想盡辦法騙取毒麻藥品的患者。我給這類患者起了個名字,叫做“問題患者”.
說心里話,我不愿意接診這樣的患者,因為面對這類患者可能主要不是解決醫(yī)療問題,而是溝通、抉擇、防范風險的問題??墒亲鳛橐粋€“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諉患者”科室的醫(yī)生,解決“問題患者”的問題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面對存在各種問題的“問題患者”,探尋患者和家屬的實際訴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將風險最小化,讓患者和家屬滿意度最大化,同時兼顧自身安全和醫(yī)院利益才是最佳的途徑。
我將急診的“問題患者”大致分成四類:
1.需要醫(yī)治的輕癥患者。
這類患者病情輕微,診斷明確,可以不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需要治療,但即使不治療也不會導致病情加重。對于此類患者如果患者或家屬不能配合,可以不積極診治,溝通一致后再處置。
2.需要立即診治的重癥患者。
這類患者多為急危重癥,不立即檢查治療可能會危及生命,不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可能會導致死亡的后果。對于這類患者需要優(yōu)先處理,無論是否有錢、有名字、有家屬,都要積極救治。
3.終末期患者。
很多終末期患者的家屬都希望能將患者放在醫(yī)院,比較“安心”,同時不愿意再進行檢查和積極的治療。但大部分醫(yī)院并不是臨終關懷機構,患者放在床上不檢查不治療實在說不過去,與家屬矛盾重重。這類患者看似風險很小,實則“暗藏殺機”,患者有選擇權不假,但拒絕一定要讓家屬簽字。
4.不看病只鬧事的患者。
這類患者即使不診治也不會有什么損害后果,不用害怕他們的大吵大鬧。還是及早叫保安,必要時報警才是正道。
處理“問題患者”的過程中我會注意以下幾點:
1.安全最重要。
我上班靠的是技術,可不是來拼命的,所以稍有風吹草動,該跑就跑,該叫保安叫保安,有必要及時報警。這時候暫時忘記崗位責任制吧!安全最重要。
2.搶救不容延誤。
無論存在什么問題,搶救生命最重要,需要立即處理的患者要積極救治,其他的問題稍后再考慮。如果遭到家屬的拒絕,要寫明情況簽字為證,拒絕簽字要在病歷中標明,如果能有錄音錄像會比較有利,但前提是不要激怒患者和家屬。
3.檢查治療要遵照診療常規(guī)。
對于“問題患者”實施檢查治療,要嚴格遵照臨床診療常規(guī),堅持原則就不會犯錯。要想到診療行為可能存在風險,因此“適度”檢查和治療顯得很重要。
4. 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
作為醫(yī)生對于任何患者都應盡力幫助,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可以緩和醫(yī)患矛盾,獲得患者的信任。但原則底線要守住,決不能破例,同情心可以有,但絕對不能泛濫。
5. 交待病情言語謹慎,病歷書寫要規(guī)范、仔細。
在交代病情時“問題患者”可能錄音錄像,因此言語一定要態(tài)度緩和、內容嚴謹,不要給人留下話柄。而病歷資料是證明診療行為無過錯的重要證據(jù),書寫病歷時一定要認真,盡量字斟句酌。
6.及時向上級請示、匯報。
對于比較難解決、難協(xié)調的問題,不要自己擔著,向上級請示、匯報,或請求上級進行協(xié)調、溝通。最起碼能讓沒錢的患者獲得最基本的檢查和治療。
7.不要讓“問題患者”的問題擴大化。
急診醫(yī)生不但應將患者處理好,將需要住院的患者及時安排住院,也需要將風險控制住,不能讓風險在全院蔓延。因此,風險極大的患者應考慮留在急診治療,或及時轉院,而可以收入病房治療的患者要提示病房醫(yī)生“問題”所在,獲得許可后再收患者入院。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
義務
第二十四條 對急?;颊?,醫(yī)師應當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
第二十五條 醫(yī)師應當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和醫(yī)療器械。除正當診斷治療外,不得使用**品、醫(yī)療用毒性藥品、**和放射性藥品。
第二十六條 醫(y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后果。
醫(yī)師進行實驗性臨床醫(yī)療,應當經醫(yī)院批準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屬同意。
權利
第四十條 阻礙醫(yī)師依法執(zhí)業(yè),侮辱、誹謗、威脅、毆打醫(yī)師或者侵犯醫(yī)師人身自由、干擾醫(yī)師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guī)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