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68歲,主因咳嗽5天、發(fā)熱(T38.5℃)前來就診,血常規(guī)示:WBC14.6X109/L。臨床診斷支氣管炎。
給予0.9%氯化鈉注射用100mL+青霉素400萬U,靜脈滴注,2次/日;氨芐西林鈉2g,口服,3次/日。
用藥分析:青霉素+氨芐西林鈉這是一對無關作用的聯合,因為:1、若為耐藥金葡菌感染,這兩種藥均無濟于事;2、若為革蘭氏陽性菌感染,只需單用青霉素足以殺滅這些細菌,兩者合用氨芐西林鈉似乎多余;3、若為敏感菌的混合感染,則單用氨芐西林鈉即可,青霉素對革蘭氏陰性桿菌的作用極微;4、耐氨芐西林鈉的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奇異變形桿菌日益增多,若遇這些耐藥菌兩者合用皆無作用。
藥師提醒:兩藥均為青霉素類抗生素,結構及抗菌譜都相似,聯合用藥一方面容易引起細菌耐藥,另一方面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
2、患者,女,33歲,主因發(fā)熱37.8℃、干咳2天就診。肺部聽診未聞及啰音,余查體無異常。血常規(guī)示:WBC5.6X109/L,N57.1%,L31.3%,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
給予阿莫西林0.5g,口服,3次/日,療程10天;左氧氟沙星0.2g,口服,2次/日,療程6天。
用藥分析:1、適應癥不合理,對于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社區(qū)獲得性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予以對癥治療即可痊愈;只有少數細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礎上繼發(fā)細菌感染,才予以抗菌治療。本例患者體溫稍高但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總數及分類無異常,應以抗病毒感染為主及對癥治療;2、聯合用藥不合理,上呼吸道感染在沒有細菌感染證據情況下給予阿莫西林聯用左氧氟沙星預防用藥顯然不妥,有過度用藥之嫌;3、療程錯誤,病例中阿莫西林療程10天,左氧氟沙星療程6天,門診處方一般為3日用量,青霉素類抗菌治療,如果72h無效應考慮復診調整用藥方案,處方中10天用量可能會延誤病情或者造成藥物浪費。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
流感治療的當前狀況與挑戰(zhàn)盡管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手段,流感治療仍面臨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