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也稱結腸過敏、黏液性腸炎,是較常見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本病屬中醫(yī)“腹痛”、“便秘”、“泄瀉”范疇。筆者現(xiàn)將其臨床常見的證型介紹于下,供讀者參考。
肝郁脾虛型:癥見腹痛腸鳴、便下清稀、疼痛多在左下腹或臍周圍,瀉后痛減。舌質淡紅、舌苔白,脈弦。治宜抑肝扶脾、行氣化濕。方藥:白芍20克,白術10克,防風10克,香附10克,陳皮6克,吳茱萸6克,烏藥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寒濕留滯型:癥見大便頻數(shù),粘滯不爽,里急后重,腹部隱痛,遇寒及食冷后加重,病程較長。舌質淡,苔白滑,脈濡。治宜健脾化溫、行氣散寒。方藥:人參5克(或黨參2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炒肉豆蔻10克,肉桂6克,高良姜6克,川芎8克,當歸15克,吳茱萸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氣血失和型:癥見腹痛,腹脹日久不愈,腹瀉、便秘交替出現(xiàn),胸悶心悸,手足多汗,納差噯氣。舌質暗淡,苔白,脈細澀。治宜疏肝理脾、調和氣血。方藥:柴胡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茯苓10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淮山藥10克,熟地10克,肉桂6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在姑息治療方面對于無法切除的大塊腫瘤的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題。晚期癌癥患者由于...[詳細]
隨著前列腺癌發(fā)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