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ICD-10: H40.203)
行小梁切除術(ICD-9-CM-3:12.64)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眼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眼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我國原發(fā)性青光眼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中華眼科雜志)
1.癥狀:眼痛、頭痛,惡心、嘔吐,視力下降等。
2.體征:眼壓高,前房淺,結膜充血,角膜水腫,色素KP,青光眼斑,虹膜階段萎縮,前房角狹窄或關閉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眼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眼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yī)出版社),《眼科臨床指南(PPP)》(美國眼科學會編),《我國原發(fā)性青光眼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中華眼科雜志)
1.小梁切除術:房角關閉超過1/2圓周。
2.激光/手術周邊虹膜切除術:房角關閉小于1/2圓周,無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害。
(四)標準住院日為5-7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H40.203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1-2天。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
(2)肝腎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電圖,X線胸片。
2.眼部常規(guī)檢查:視力、眼壓、前房、晶體、視盤情況,前房角鏡檢查。
3.根據病情選擇AB超、UBM、視野。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執(zhí)行,根據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2.選用抗菌藥物滴眼液,預防性用藥時間可1-3天。
(八)手術日為入院第2-3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
2.術內固定物:無。
3.術中用藥:麻醉常規(guī)用藥。
(九)術后住院恢復3-4天。
1.必須復查的檢查項目:前房形成及反應、瞳孔狀況、濾過泡情況,結膜切口縫合情況,眼壓,視力(矯正)。
2.抗菌藥物應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wèi)醫(yī)發(fā)〔2004〕285號)執(zhí)行,結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
(十)出院標準。
1.高眼壓得到控制。
2.前房基本恢復正常。
3.結膜切口愈合好,無感染征象。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患者術前存在持續(xù)性眼壓高或眼軸短,真性小眼球等因素,容易出現惡性青光眼或脈絡膜脫離等并發(fā)癥,術后可能出現前房形成遲緩,需藥物治療甚至手術處理,導致住院時間相應延長。
2.出現手術并發(fā)癥,如結膜傷口愈合不良、濾過泡滲漏、前房形成遲緩、脈絡膜滲漏、驅逐性脈絡膜出血等,轉入相應路徑。
3.第一診斷為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又合并老年性白內障,需行青白聯合手術者,不進入路徑。
4.需行全麻手術者不進入本路徑。
二、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ICD-10: H40.203)
行小梁切除術(ICD-9-CM-3:12.64)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5-7天
免費下載: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路徑
臨床中有部分為EGFR耐藥突變的患者,如EGFR Ex2Ois,這部分人群...[詳細]
腹部外科手術是普外科治療的核心手段,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直是影響患者康復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