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事醫(yī)療行業(yè)的你,是不也像我一樣遇到過一些想要免費尋求咨詢的人?面對免費咨詢,我們該怎么辦?
1.習以為常的免費咨詢
我 相信很多從事醫(yī)療行業(yè)的人都會遇到前來咨詢的人,他們也許是家人,也許是朋友,也許只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但他們的生活中都需要一位醫(yī)生,以便在需要的求 助。有時候是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幫忙掛一個專家號,幫忙看一下片子,又或者幫忙解決一些小毛病······這些幫助都是免費的。
人們也都喜歡免費的東西,通常來說,人們都是習慣于下意識的在乎自己的行為成本的,所謂的行為成本,也就是人們要達到某個目的,所耗費的有意識的行為努力。當他什么都沒有沒有付出時你所給予他的在他那里也就沒有那么有價值了。
2.常見的咨詢套路
“聽說你是兒科的,我們家寶寶今天有點拉肚子,你說是怎么回事啊?你能不能給開點藥?”
“不好意思,我對這方面不太了解,你最好去就近的醫(yī)院看醫(yī)生,腹瀉可大可小。”
“你不是醫(yī)生嗎?去醫(yī)院看病太貴了,你就不能免費幫忙先看看嗎?”
這是我收到的一個多年不聯系的親戚“免費咨詢”時對話,這場“免費咨詢”持續(xù)了一個小時。從腹瀉的定義到腹瀉的原因,從腹瀉分類到腹瀉的機制,從腹瀉的并發(fā)癥到腹瀉的注意事項,我用了一個小時給一個非專業(yè)人員上了一課,順便自己也復習了一遍。
然而,這場持續(xù)一小時的對話的結果是,“你說了這么多,我還是不知道怎么辦?我還是去醫(yī)院吧!”我看著這句話真的哭笑不得。不過最讓人氣憤的事這位親戚轉身就向身邊的人抱怨:“你說她讀了那么多年的醫(yī),連個拉肚子都解決不了,還不如我們門口那個衛(wèi)校畢業(yè)的醫(yī)生。”
我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一番好意換來的確是這樣的結果。后來仔細想來卻也覺得情理之中,免費咨詢的人的目的有三個,要么圖“方便”要么為“省錢”還有一種是“安心”.
3.免費咨詢的三個目的
圖 “方便”的人是覺得現在的醫(yī)院都人滿為患,去一趟醫(yī)院要掛號,看醫(yī)生,做檢查,繳費······哪一項都是需要排隊的,短則十多分鐘長則數小時,可能一個 小毛病都要折騰一天,人累,心更累!但是如果有一位醫(yī)生朋友,直接動動手指,發(fā)個微信或打個電話就可以直接質詢,便省去了不少麻煩事。
圖 “省錢”的人是覺得看病太貴了,一個專家掛號費上百就看那么幾分鐘,開出來的檢查卻一大堆,還要加上其他的七七八八的去一趟醫(yī)院這個月都要吃土了。但是如 果有一位醫(yī)生朋友他就可以免費咨詢,小毛病則直接幫忙診治,大一點的疾病則可知道哪些檢查可以不做,哪些藥可以換成國產的,那些是醫(yī)保范圍內的。而且下次 有點小毛病還會麻煩你,順便還可能幫忙拓展一下朋友圈,因為極有可能連他身邊的人都一起交給你了。
圖 “安心”的人是最多的,他們大多都是已經入院經過診治的,只是他們不太愿意相信他們的主管醫(yī)生,他們需要一個他們覺得“靠譜”的人來告訴他們檢查結果的可 信度,以及手術的必要性和風險。他們只是需要你給他們一些意見,但是采納與否還是在于他們,因為他們當中的很多人肯定向很多人咨詢過相同的問題,并且已經 查閱過很多“文獻”(他們最喜歡用的搜索軟件就是百度)。
所 以,你看這些“免費咨詢”的人都是帶著預設的目標來的,一旦你的咨詢沒有達到他的預期即:沒有讓他得到方便,沒有讓他省錢,沒有讓他安心,那么背鍋的就是 你了。在他們的心理就會產生近因效應(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你在他們心理的形象將會受損,俗 稱吃力不討好。
4.面對免費咨詢,我們該怎么做?
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呢?面對“免費咨詢”我們該怎么做?
首 先,應該學會拒絕,拒絕當一個老好人。拒絕只是一時之苦,之后便是安寧。不拒絕是忍,心字上面一把刀,況且忍是有限度的,到了忍無可忍的那一刻,貽誤的是 時間,得到的會是更大的痛苦與麻煩。免費咨詢要看關系親疏,對于家人和親近的朋友我樂意效勞,但是那些離你生活很遙遠的人,為了自己勇敢的說“不”,因為 每個人在請求別人的幫助時就應該做好被拒絕的準備。
其次,應該學會選擇,量力而行。“術業(yè)有專攻”,醫(yī)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我們各自在不同的領域內發(fā)揮自己所長,對于自己不了解的內容不隨意給予解答,不知道不是什么丟臉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我們自己的知識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提出中肯的建議。
最后,找到自己的價值。我們都喜歡那種物美價廉的東西,若是有這樣的東西,那這個世界就真的太美好了。然而,事實上不會有的,除非在夢里。一個東西的價值是其本身決定的,若其本身就是不菲的價值,那豈能便宜?我們辛辛苦苦的學了那多年為的不是為某些人圖方便而提供免費服務的,我們的價值值得他們?yōu)橹I賬。
醫(yī)師節(jié)本身是好的,希望不要成為形式,更成為醫(yī)生的一種負擔,各地醫(yī)院為了迎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