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醫(yī)院做完手術后,我康復得不太順利。從病友的文章中,我得知北京協和醫(yī)院骨科的李書綱大夫是一位特別好的醫(yī)生,便決定向他求助。
那雙漂亮的眼睛里面透出的真誠和關愛,令我終生難忘
那是4年前一個周二的上午,我在協和門診樓老樓五層候診。聽到醫(yī)生出來叫我的名字,我就跟著他進了診室。這是一位年輕的醫(yī)生,英俊瀟灑。這就是病友們交口稱贊的李書綱大夫?不會是他帶的學生吧?我偷瞄了一眼他的胸卡,果真印著“李書綱”3個字。我又不是他的手術病人,估計會幾句話把我打發(fā)走了吧?
我沒想到,他認真看過我的片子后關切地問:“你有什么需要我?guī)椭膯幔?rdquo;我一愣,然后趕緊描述了自己的癥狀。他首先告訴我片子沒有問題,隨后詳細講解了手術操作及相關醫(yī)學知識。還記得那天我穿了一雙船鞋。為了讓我理解起來容易些,他指著自己的鞋口和我的鞋口,對比著來描述術中對神經根出口減壓的操作。然后,他又把手指一開一合,來示意術中對纖維環(huán)進行的十字切開。這樣深入淺出的講解,竟然讓沒有多少解剖知識的我完全聽懂了。我懷著滿心的感激之情走出了診室。
李大夫的眼睛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那是我今生看到的最漂亮的眼睛,里面透出的真誠和關愛令我終生難忘。
兩個月后,我又一次去了他的門診。再次打擾他,我有些不好意思,便假裝成初次就診的樣子。沒想到他一下子就認出了我,讓我羞愧難當。我真是佩服他的記憶力,兩個月他要接待多少門診患者呀!后來與李大夫熟了,我就發(fā)現基本上他看過的病人,哪怕只是在網上答過疑的,他都記得。
后來我又數次在門診和網上咨詢,他都耐心解答。即使超出了他的專業(yè)范疇,他也會熱心地告訴我去看什么科,讓我能有明確的就診方向。術后康復鍛煉,醫(yī)生通常只給病人一個總體原則。李大夫則不同,他研究得非常深入,會因人而異制訂不同的鍛煉方案。我曾多次得到他的詳細指導,甚至在電視里看到其他專家指導病人鍛煉的動作,產生了疑問也會咨詢他,他都會告訴我哪個適合我、哪個不適合我。
我的手術又不是他做的,他卻為了我的康復甘愿承擔風險
術后,我的腿部總是間斷出現各種不適。“小燕飛”練完好像沒感覺,李大夫就建議我去健身房做腰背肌鍛煉。我不敢去,畢竟術后從沒負重彎過腰。他說保證不會有問題,練壞了他負責。上哪找這么好的醫(yī)生??!我的手術又不是他做的,他卻為了我的康復甘愿承擔風險。
堅持腰背肌鍛煉兩年后,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腰不疼了。我把消息告訴李大夫,他回復:“祝賀你呀,繼續(xù)好好鍛煉。”一年后,我的腿部疼痛也很少出現了?,F在,我經常出差,從3個小時的飛機到5個小時的高鐵,甚至坐一整天的長途汽車,我的腰都能堅持下來。真心感謝李書綱大夫,沒有他一直以來的耐心幫助,我不可能康復得這么好。
我只是門診病人,有機會與李大夫“近距離”接觸的手術病人感受更深。我看到有位患者在留言中寫道:“李書綱教授,你知道嗎?你的患者永遠都不會忘記你的,你永遠在他們心理。因為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
還有一位患者術后身體恢復得不錯,但他看到網上一些關于手術的***,心理上出現了波動,就撥通了李大夫的手機。李大夫耐心地跟他聊了半個多小時,解開了他的心結。患者的父親知道后感慨地說:“李大夫這么忙,還跟你聊了半個多小時,多么好的醫(yī)生啊!”
我每天在網上關注著李大夫,對他的了解也越來越多。有一次,我發(fā)現一篇患者家屬寫給李大夫的博文,文筆極好,幽默風趣,真摯感人,就轉發(fā)給李大夫看。他看后回復:“不為錢財從醫(yī),是醫(yī)生基本的從業(yè)準則,是做一位好醫(yī)生首先要想明白的事情。”看了他這段話,我很是感動。
他是一位獲得“療效”和“態(tài)度”全都滿意的“雙百”醫(yī)生
在網上,李大夫特意注明:“脊柱疾病患者如無法在網上預約掛號,可以每周二或周三上午直接來我的診室找我加號就診。”可是,這給他增添了多少工作量??!盡管工作非常忙,他仍不顧疲勞,幾乎每天都要上網答疑,有時甚至一天數次。
去年有段時間李大夫沒有答疑,我很奇怪,就發(fā)短信詢問他。他回復道:“最近實在太忙了,幾乎每天只吃一頓飯。”有一年圣誕節(jié),我想祝李大夫節(jié)日快樂,卻發(fā)現他的手機直到晚上11時多才有信號。難道他一直在手術?果然,不久收到他回復:“哈哈,4臺大手術,竟然這么早就做完了。平安夜快樂!”
李大夫給患者答疑時極其耐心、細致,有時長達數百字,如同教科書一般,卻比教科書通俗易懂。我很喜歡看,還學到了不少醫(yī)學知識。同時,我也從上面了解到一些病友的經歷:一對愛心人士帶著殘疾孤兒來找李大夫手術。李大夫不僅想方設法為患兒省錢,還主動聯系其他科室的專家給這兩位善良的老人檢查身體。有的外地患者家里經濟條件不好,李大夫就讓他們坐火車早上到北京后直接來醫(yī)院,看完病還能趕當天的火車回去。有一位基礎疾病多、年齡大、病情重的患者,好幾家三甲醫(yī)院都不敢收,李大夫不僅成功為她做了手術,術后還親自扶病人去上廁所。
眾所周知,網絡是公開的信息平臺,任何人都可以上去發(fā)言。李大夫主要做脊柱側彎和腰突手術,患者大多無生命之虞,是為提高生活質量才去挨刀的,自然對手術效果期望很高。我為學習骨科疾病知識而關注著數位醫(yī)學專家的網站,李大夫是我發(fā)現的唯一一位獲得“療效”和“態(tài)度”全都滿意的“雙百”醫(yī)生!
對我們眾多患者心中一致公認的好醫(yī)生,大家都希望他保重身體??吹剿洺I钜勾鹨?,幾次晚上、周末、節(jié)假日發(fā)短信都在值班、搶救病人……我們能想象他的辛苦。正如一位患者所言:“大夫的時間是屬于患者的,是屬于深夜的手術臺的。”盼望他能輕松一些,能多給自己一點兒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