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內容簡介:
兩年來,隨著膀胱癌診斷治療相關研究的進展,使得《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又有了進一步更新的需要。在中華醫(y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的統(tǒng)一領導安排下,《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編寫組通過廣泛征求意見,仔細查閱最新相關文獻,并經(jīng)過反復討論,完成此版更新后的《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以期對膀胱癌的臨床診斷治療工作提供更好的幫助。
《2011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內容預覽:
膀胱癌的發(fā)生是復雜、多因素、多步驟的病理變化過程,既有內在的遺傳因素,又有外在的環(huán)境因素。較為明確的兩大致病危險因素是吸煙和長期接觸工業(yè)化學產(chǎn)品。吸煙是目前最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險因素,約30%-50%的膀胱癌由吸煙引起,吸煙可使膀胱癌危險率增加2-4倍,其危險率與吸煙強度和時間成正比.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險因素為長期接觸工業(yè)化學產(chǎn)品,職業(yè)因素是最早獲知的膀胱癌致病危險因素,約20%的膀胱癌是由職業(yè)因素引起的,包括從事紡織、染料制造、橡膠化學、藥物制劑和殺蟲劑生產(chǎn)、油漆、皮革及鋁、鐵和鋼生產(chǎn).柴油機廢氣累積也可增加膀胱癌的發(fā)生危險.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還包括慢性感染(細菌、血吸蟲及HPV感染等)、應用化療藥物環(huán)磷酰胺(潛伏期6-13年)、濫用含有非那西汀的止痛藥(10年以上)、近期及遠期的盆腔放療史、長期飲用砷含量高的水和氯消毒水、咖啡、人造甜味劑及染發(fā).另外,膀胱癌還可能與遺傳有關,有家族史者發(fā)生膀胱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遺傳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患者的膀胱癌發(fā)生率也明顯升高.對5于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慢性尿路感染、殘余尿及長期異物**(留置導尿管、結石)與之關系密切,其主要見于鱗狀細胞癌和腺癌。
點擊下載***:《2011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
本共識意見(草案)依據(jù)我國胰腺囊性腫瘤的最近研究,并參考國際相關指南和研究...[詳細]
在美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占所有癌癥的第四位,而死亡率為第二位。2012年估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