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1世紀,外科學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特別是肝膽胰外科和器官移植進入一個創(chuàng)新理念不斷涌現,經典理論與傳統技術日益革新和完善的全新階段。
21世紀的醫(yī)學是器官移植、微創(chuàng)手術、基因治療的時代。器官移植是20世紀末迅猛發(fā)展起來的新興學科,被稱為21世紀的“醫(yī)學之巔”。自Starzl于1963年施行首例人體原位肝移植(OLT)以來,幾乎每10年左右總有一次劃時代的發(fā)展。人工肝和肝移植已成為治療終末期肝病的兩種最重要的手段。
在輝煌的肝移植發(fā)展史上,西方各國和亞洲地區(qū)為世界肝移植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及我國的**和香港地區(qū)在肝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領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輝煌的肝移植發(fā)展史上,西方各國和亞洲地區(qū)為世界肝移植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及我國的**和香港地區(qū)在肝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領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迄今全球已完成13000余例,受體1年存活率超過90%,2年存活率超過85%。尤其亞洲主要的肝移植中心報告,在過去12年間共施行1508例,其中日本京都大學達1100例,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是90%和85%。
在供肝的日益短缺的大背景下,供肝匱乏已成為制約肝移植進一步發(fā)展的世界性難題。尤其在亞洲地區(qū),因慢性乙型重癥肝炎導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每年以2%的速度激增,從而對肝移植提出更為迫切的要求。在積極開展活體肝移植的同時,由于人工肝支持系統的日趨成熟,已為肝衰竭病人有足夠的時間等待肝移植和降低病死率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辦法。目前,新一代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統已成為人工肝的發(fā)展方向,其能否成為重型肝炎可靠的支持治療手段,從而建立完善的人工肝-肝移植聯合救治體系,是國內外學者共同關注的又一重要問題。目前認為,只要能進一步解決肝細胞的來源數量、培養(yǎng)細胞的活性保存以及生物反應器強化設計等問題,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就有可能為肝衰竭患者的肝再生展現良好的應用前景。
器官移植在我國有重大需求,我國因腎臟、肝臟、心臟、胰腺、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而需進行移植的人數居世界首位:就終末期肝病而言,我國約1.2億人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其中2000萬為慢性乙肝患者,25%~40%的慢性乙肝患者將成為終末期肝病,病死率高達50%。原發(fā)性肝癌在我國發(fā)病率高達80人/100萬,每年新增病例約30萬,約占全球肝癌總人數42%,居世界首位。因此我國每年有大批病人需要肝移植。這一態(tài)勢不僅嚴重影響勞動者的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加強以器官功能替代研究和器官移植研究,符合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建設**的時代主題,具有重大的發(fā)展前景。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guī)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