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皮膚性病科醫(yī)學進展 > 歸脾湯治皮膚病驗方
歸脾湯出自《濟生方》,由黨參、黃芪、白術(shù)、茯苓、當歸、龍眼肉、酸棗仁、遠志、木香、甘草、生姜、大棗組成,具有健脾養(yǎng)心、益氣補血功效。筆者在臨床中以此方新用,化裁治療某些皮膚科病變,獲效較好,舉例如下。
病例一 蕁麻疹
姚某,女,52歲,2005年6月16日初診。周身瘙癢,抓后起大小不一條狀團塊,呈淡紅色,時起時消,已年半。息斯敏、敏迪、激素、鈣劑、維生素C、賽庚啶、苯海拉明等注射,內(nèi)服多次,外用數(shù)種激素類霜、膏、洗劑,但上述皮損仍未治愈,反復(fù)再現(xiàn)。無口渴,二便可,肢體倦怠乏力,頭暈心悸,面色少華,納差,失眠多夢。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弱。
診斷:蕁麻疹。
辨證:病程較久,心脾兩虛,兼感風侵所致。
治則:補益心脾,佐以疏風止癢。
處方:黨參30g,白術(shù)12g,茯苓10g,黃芪30g,當歸15g,白芍20g,阿膠10g(烊化),龍眼肉12g,遠志10g,炒棗仁10g,防風9g,白蒺藜9g,僵蠶9g,大棗4枚,水煎服,日一劑。
二診:服藥9劑后,淡紅色丘疹團塊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癢感隨之減輕,肢體明顯有力,面色轉(zhuǎn)潤,睡眠正常,納食增加。原方中去阿膠、炒棗仁,防風、白蒺藜、僵蠶易為6g,續(xù)服6劑后,諸癥全消。
按 本例遷延年余,感癢搔抓后即現(xiàn)淡紅色丘疹團塊,用西藥常規(guī)療法獲效不著。據(jù)肢體倦怠乏力,面色少華,心悸頭暈,失眠多夢等癥,辨屬心脾兩虛,膚失濡養(yǎng),感受風侵所發(fā),因而取黨參、白術(shù)、茯苓、黃芪、龍眼肉、當歸、白芍、阿膠、大棗補益心脾,益氣養(yǎng)血;遠志、炒棗仁安神催眠;伍入防風、白蒺藜、僵蠶疏風止癢。因藥證相符,而收全功。
了評估銀屑病關(guān)節(jié)炎(PsA)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研究人員進行...[詳細]
皮膚癌患者體表的癌細胞正在如何變化?要是能直觀地看到這些“原生態(tài)”癌細胞就好了。[詳細]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