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癥(IBS)的中醫(yī)治療五法 內容預覽:
腸易激綜合癥(IBS)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病,屬中醫(yī)“泄瀉”、“腹痛”、“便秘”“腹脹”等范疇。臨床表現(xiàn)為長期反復的腹痛,伴隨排便次數(shù)與性狀的異常,但形態(tài)和生化學正常。該病發(fā)病率高,美國人群患病率為20% ,北京市人群患病率按Manning標準和羅馬標準分別為7.26% 和0.82% .。其發(fā)病原因尚未明了,目前研究已從腸道平滑肌障礙學說,逐漸發(fā)展到內臟痛覺過敏學說,然后發(fā)展到腦一腸軸學說。
目前認為本病為一組多因素引起的異質性疾病。與精神心理因素、腸道動力因素、腸道感染、食物不耐受及神經內分泌因素有關 ·?,F(xiàn)代醫(yī)學迄今尚缺乏療效肯定的藥物,多予以對癥治療,主要以鈣離子拮抗劑(如得舒特)、抗膽堿能藥物(如顛茄酊)、胃腸動力藥(如西**利)、以及配合抗抑郁藥物(如百憂解)等藥物治療,但臨床效果不盡如人意。祖國醫(yī)學從整體觀念出發(fā),通過辨證論治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及診治有獨特的見解,亦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就其病因病機、臨床分型及中醫(yī)治療加以探析。
病因病機:根據(jù)腸易激綜合癥(IBS)的臨床表現(xiàn),可以歸于祖國醫(yī)學的“泄瀉”、“腹痛”、“便秘”“腹脹”等范疇。其發(fā)病主要與肝、脾、胃、腎有關,并與濕、瘀等有關。
肝失疏泄:情志失調、憂郁惱怒、精神緊張可致肝失疏泄,橫逆克犯脾土,肝脾失和,脾氣不升則腹脹、腹瀉,若腑氣通降不利則腹痛,腸腑傳導失司則便秘。故《血證論》日:“性主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瀉中滿之證在所難免。”
脾胃氣虛: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絡屬于脾胃,脾和胃相表里。長期飲食失調、勞損內傷、久病纏綿可致脾胃受損,正如《素問·調經論》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若脾氣虛弱,水谷運化失司,清氣不升,則氣滯、濕阻、痰結、食積等相因為患而發(fā)病。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IBS患者常有血粘度增高、血液流變學異常,機體處于高凝狀態(tài)和微循環(huán)障礙等相吻合。
腎陽不足:腎為一身之陰陽根本,為水火之臟,命門所附,主司二便。命門火衰則不能溫化脾陽,致脾失溫煦,運化失司,濕從內生。腎為胃之關,若腎陽不足,關閉不利,則引起大便稀溏。故《景岳全書·泄瀉》云:“腎為胃之關,開竅于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濕阻中焦:脾虛Et久,或外邪侵入,損傷脾胃,亦可致運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濕濁內生,混雜而下,發(fā)生泄瀉,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謂:“濕勝則濡瀉”。此外,濕邪Et久化熱,濕熱中阻而見腹脹、腹痛、大便異常等癥狀。濕阻中焦者又可以分為寒濕型和濕熱型兩種。濕滯中焦,Et久又可阻滯氣機,致氣機不利而見腹脹不適等癥。
瘀血阻絡:肝郁Et久,失于疏泄,氣機不利,則血行受阻,導致氣滯血瘀;若素體陽虛,陽氣不足,無力推動血行,血脈不暢而成瘀;濕邪Et久,阻滯氣機,也可致血行不暢而留瘀;總之,久病人絡,瘀阻絡傷,筋脈不通,則加重氣滯,腸道傳導失司,亦可發(fā)生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肝脾不調型:主癥:腹脹、腹痛反復發(fā)作,腹瀉,瀉后痛減,或便秘,或者兩者交替進行,伴胸脅脹滿,口苦,心煩,舌紅苔薄,脈弦。方藥:治療以疏肝理脾為主,多以柴胡、枳實或枳殼、白芍藥、甘草、炒白術、陳皮、防風等藥物為基礎,即以四逆散、痛瀉要方為主加減,也可用消遙散加減。腹脹加木香、佛手、香附,腹痛加川楝子、玄胡,便秘加檳榔、制軍等。脅脹甚者加香附;便溏者加用苡仁、白扁豆、黨參;心悸失眠加柏子仁、夜交藤。本型在臨床上極為常見,應用以上藥物常取得較好的療效。
一項大規(guī)模研究發(fā)現(xiàn),對**高風險人群采取談話療法,可明顯降低他們的**率。...[詳細]
The goal of this Guideline project w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