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兒科醫(yī)學進展 > IPD分離株耐藥現狀
由于患兒就診或住院時常已經使用抗生素等原因,我國兒科侵襲性標本分離病原菌陽性率很低,相關研究也很少。
在八地監(jiān)測中,有31株肺炎鏈球菌侵襲性疾?。↖PD)分離株,青霉素的中介率/耐藥率為17.2%/55.2%,最大青霉素MIC值為4μg/ml;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克洛、頭孢曲松的不敏感率分別為41.3%、72.4%和38.3%;對紅霉素、林可霉素、四環(huán)素的耐藥率均為96.6%,對磺胺甲基異公式唑-甲氧芐啶的耐藥率為82.8%;全部分離株對萬古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
2006-2008年,北京兒童醫(yī)院牽頭收集了11家兒童醫(yī)院或醫(yī)院兒科的IPD菌株(共171株),包括分離自血液的103株,腦脊液47株,胸腔積液20株,關節(jié)腔液1株。根據CLSI2007標準,青霉素的中介率/耐藥率為42.1%/26.3%;根據CLSI2008年標準,非腦膜炎菌株對青霉素的中介率為0.8%,無奈藥株;76.6%的腦膜炎菌株為耐藥株。IPD菌株對阿莫西林敏感率高(94.7%),對頭孢呋辛敏感率僅為35.1%。非腦膜炎菌株對頭孢曲松的中介率為19.4%,無奈藥株;腦膜炎菌株的中介率/耐藥率高(34.0%/29.8%)。除7株(4.1%)外,其余菌株對紅霉素高度耐藥,MIC>256μg/ml
29.2%的菌株對亞胺培南不敏感。超過70%的菌株對四環(huán)素和磺胺甲基異公式唑-甲氧芐啶耐藥。所有的菌株均對萬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按照CLSI2007年和2008年標準分析耐藥模式,多重耐藥率分別為89.5%和91.8%。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IPD分離株耐藥性(以及常見血清型)的分析結果與非侵襲性分離株的監(jiān)測數具有很多相似之處,這證明,在難于獲得IPD菌株時,對非侵襲性菌株的流行病學監(jiān)測可作為重要的替代方法,對臨床治療(和預防)有指導意義。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