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發(fā)性肝癌(HCC)病理學診斷標準:肝臟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轉移灶活檢或手術切除組織標本,經病理組織學和/或細胞學檢查診斷為原發(fā)性肝癌(HCC),此為金標準。
2.原發(fā)性肝癌(HCC)臨床診斷標準:在所有的實體瘤中,唯有原發(fā)性肝癌(HCC)可采用臨床診斷標準,國內、外都認可,非侵襲性、簡易方便和可操作強,一般認為主要取決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學檢查結果以及血清AFP水平;
專家組提議宜從嚴掌握和聯(lián)合分析,要求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中的(1)(2)a兩項或者(1)(2)b(3)三項時,可以確立原發(fā)性肝癌(HCC)的臨床診斷: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陽性)的證據;
(2)典型的原發(fā)性肝癌(HCC)影像學特征:同期多排CT增強掃描、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檢查、超聲造影中至少二項增強影像學檢查陽性結果,顯示肝臟占位在動脈期快速不均質血管強化(Arterial hypervascularity),而靜脈期或延遲期快速洗脫(Venous or delayed phase washout),超聲造影呈快進快退表現(xiàn)。
a如果肝臟占位直徑為1-2cm,則需要CT和MRI、超聲造影中兩項影像學檢查都顯示肝臟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
b如果肝臟占位直徑≥2cm,CT和MRI、超聲造影檢查中兩項影像學檢查中有一項顯示肝臟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
(3)血清AFP≥400μg/L持續(xù)1個月或≥200μg/L持續(xù)2個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活動性肝病及繼發(fā)性肝癌等。
3.原發(fā)性肝癌(HCC)注意事項和說明。
(1)國外的多項指南(包括AASLD,EASL和NCCN的CPGs)都強調對于肝臟占位進行多排CT掃描和/或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檢查,并且應該在富有經驗的影像學中心進行;同時,認為確切的原發(fā)性肝癌(HCC)影像學診斷,需要進行平掃期、動脈期、靜脈期和延遲期的四期掃描檢查,病灶局部應5mm薄掃,并且高度重視影像學檢查動脈期強化的重要作用。原發(fā)性肝癌(HCC)的特點是動脈早期病灶即可明顯強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組織,靜脈期強化迅速消失,密度低于周圍正常肝組織。如果肝臟占位影像學特征不典型,或CT和MRI兩項檢查顯像不一致,應進行肝穿刺活檢,但即使陰性結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仍然需要隨訪觀察。
(2)近年來,國內外臨床觀察和研究結果均提示,血清AFP在部分ICC和胃腸癌肝轉移患者中也可升高,并且ICC也多伴有肝硬化。盡管ICC的發(fā)病率遠低于原發(fā)性肝癌(HCC),但兩者均常見于肝硬化患者,因此,肝占位性病變伴AFP升高并不一定就是原發(fā)性肝癌(HCC),需要仔細地加以鑒別。在我國和亞太區(qū)大部分國家,AFP明顯升高患者多為原發(fā)性肝癌(HCC),與ICC相比仍有鑒別價值,故在此沿用作為原發(fā)性肝癌(HCC)的診斷指標。
(3)對于血清AFP≥400μg/L,而B超檢查未發(fā)現(xiàn)肝臟占位者,應注意排除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活動性肝病及胃腸道肝樣腺癌等;如果能夠排除,必須及時進行多排CT和/或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掃描。如呈現(xiàn)典型的原發(fā)性肝癌(HCC)影像學特征(動脈期血管豐富,而在門靜脈期或延遲期消退),則即可診斷原發(fā)性肝癌(HCC)。如檢查結果或血管影像并不典型,應采用其他的影像模式進行對比增強檢查,或對病灶進行肝活檢。單純的動脈期強化而無靜脈期的消退對于診斷原發(fā)性肝癌(HCC)證據不充分。如果AFP升高,但未達到診斷水平,除了應該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況外,還必須嚴密觀察和追蹤AFP的變化,將B超檢查間隔縮短至1-2個月,需要時進行CT和/或MRI動態(tài)觀察。如果高度懷疑肝癌,建議進一步做選擇性肝動脈造影(DSA)檢查,必要時可酌情進行肝穿刺活檢。
(4)對于有肝臟占位性病變,但是血清AFP無升高,且影像學檢查無肝癌影像學特征者,如果直徑<1cm,可以嚴密觀察。如果肝臟占位在動態(tài)顯像中未見血管增強,則惡性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占位逐漸增大,或達到直徑≥2cm,應進行B超引導下肝穿刺活檢等進一步檢查。即使肝活檢結果陰性,也不宜輕易否定,要追蹤隨訪;應每間隔6個月進行影像學隨訪,直至該病灶消失、增大或呈現(xiàn)原發(fā)性肝癌(HCC)診斷特征;如病灶增大,但仍無典型的原發(fā)性肝癌(HCC)改變,可以考慮重復進行肝活檢。
(5)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的原發(fā)性肝癌(HCC)中,5%-20%的患者并沒有肝硬化背景,約10%的患者無HBV/HCV感染的證據,約30%的患者血清AFP始終<200μg/L;同時,影像學上原發(fā)性肝癌(HCC)大多數具有有富血管性特征,但是確有少數表現(xiàn)為乏血管性。另外,在歐美國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進而發(fā)生原發(fā)性肝癌(HCC)(NASH相關原發(fā)性肝癌(HCC)),已有較多報道,而我國尚缺乏有關數據。
本共識意見(草案)依據我國胰腺囊性腫瘤的最近研究,并參考國際相關指南和研究...[詳細]
在美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占所有癌癥的第四位,而死亡率為第二位。2012年估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