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人類能夠“聞”出他人的性別,這一研究首次為人類性信息素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證據(jù)。
眾所周知,很多動物行為比如求偶行為,主要依靠“信息素”來促進,即一方釋放出帶有性信號的化學物質,另一方接收到這些化學物質后,能夠感知到其中攜帶的信息。以往的研究顯示,人類有著類似釋放信息素的器官,比如皮膚汗腺等,卻沒有類似于動物犁鼻器等這一類接收信息素的器官。
那么,人類究竟能不能接收信息素的信息呢?此前的研究尚未能提供任何關鍵性證據(jù)。
中科院心理所周雯研究組和蔣毅研究組合作的這項研究,使用了兩種典型的人體激素作為實驗素材,雄甾二烯酮(**adienone)和雌甾四烯(estratetraenol),這兩種激素被公認有作為人類性信息素的可能。雄甾二烯酮存在于男性的**和腋下,可提升女性的情緒狀態(tài),對男性卻起相反的作用;雌甾四烯最初發(fā)現(xiàn)于女性的尿液中,可提升男性的情緒狀態(tài)。
實驗招募了異性戀者和同性戀者共計96名,男女各半,請他們觀看在屏幕上行走的光點小人,并判斷其性別。每個光點小人由15個點組成:其中12個表示人體的主要關節(jié),另外3個分別代表盆骨、胸部以及頭部,每個光點小人的行走步態(tài)介于稍偏男性化至稍偏女性化之間。
受試者在連續(xù)三天的相同時間段參加實驗,每天的實驗任務相同,但三天分別接受了不同的嗅覺**。三天中使用的嗅覺**為:含有雄甾二烯酮的丁香花油溶液、含有雌甾四烯的丁香花油溶液、丁香花油溶液(空白對照)。研究者表示,這三種溶液都具有相同的丁香花氣味,受試者并不能區(qū)分它們的異同。
實驗結果顯示,聞取雄甾二烯酮使得女性異性戀被試傾向于將光點小人的性別判斷為男性,而對男性異性戀被試則不起作用;相反,聞取雌甾四烯使得男性異性戀被試傾向于將光點小人知覺為女性,而對女性異性戀被試則不起作用。
有趣的是,男性同性戀被試的反應模式類似于女性異性戀被試;女性雙性戀及女性同性戀被試的反應模式則介于男性異性戀被試與女性異性戀被試之間。
該研究結果已于5月19日在Current Biology正式發(fā)表。并引起了Science, Scientific American, Time Magazine等多家國際知名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
最新!醫(y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xù)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專業(yè)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