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黄色小说视频,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电影在线,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卡,美女浴室,美女脱衣诱惑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血管內(nèi)科醫(yī)學進展 > FICC2014:低鈉血癥的診治

FICC2014:低鈉血癥的診治

2014-04-15 09:51 閱讀:3740 來源:醫(yī)學論壇網(wǎng) 責任編輯:張子玲
[導讀] 第八屆北京五洲國際心血管病會議(FICC2014)的中法急診危重癥論壇上,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曹秋梅醫(yī)師介紹了低鈉血癥的診治。 診斷 眾所周知,低鈉血癥是指血清中鈉(Na+)濃度135 mmol/L,伴或不伴細胞外液容量改變,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電解質(zhì)紊亂,

    第八屆北京五洲國際心血管病會議(FICC2014)的中法急診危重癥論壇上,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曹秋梅醫(yī)師介紹了低鈉血癥的診治。

    診斷

    眾所周知,低鈉血癥是指血清中鈉(Na+)濃度<135 mmol/L,伴或不伴細胞外液容量改變,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電解質(zhì)紊亂,引起低鈉血癥的病因繁多。臨床上,Na+<134 mmol/L的患病率為15%,Na+<125 mmol/L的患病率為5%.急性嚴重的低鈉血癥可導致極高的病死率,而過快糾正慢性低鈉血癥可導致嚴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甚至死亡。

    低鈉血癥根據(jù)血漿滲透壓可分為高滲性低鈉血癥(異位性低鈉血癥)、等滲性低鈉血癥(假性低鈉血癥)和低滲性低鈉血癥,其中低滲性低鈉血癥最常見,原因為水潴留異?;蛩當z取過多,分為腎性和腎外性失鈉,檢測尿鈉可行鑒別。在行低鈉血癥的診斷時,除外要評估患者血鈉濃度、血漿滲透壓濃度和尿鈉以外,還應進行容量狀態(tài)的評估。
 


 


    根據(jù)血鈉下降的速度,還可將低鈉血癥分為急性低鈉血癥和慢性低鈉血癥。前者是指當血鈉在48小時內(nèi)迅速下降至120 mmol/L以下或血鈉降低<0.5 mmol/h,造成嚴重癥狀性低鈉血癥;后者是指當血鈉在48小時或以上緩慢下降或血鈉降低>0.5 mmol/h,即為慢性低鈉血癥,易發(fā)生滲透性脫髓鞘病變。

    治療

    補液量計算
 


    一、急性低鈉血癥的治療


    當患者血鈉<110—115 mmol/L并伴有明顯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時應作緊急治療,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6小時內(nèi)使血鈉升高近10 mmol或升高至120—125mmol(每小時使血鈉升高1—2 mmol/L);

    第二步:在隨后的24—48小時或更長時間,使患者血鈉濃度逐漸恢復正常。

    二、慢性低鈉血癥的治療


    對慢性無癥狀性低鈉血癥,可對因治療、同時限水或補充低鈉溶液;對慢性有癥狀性低鈉血癥,補鈉和袢利尿劑增加自由水的排泄(每小時使血鈉升高1 mmol/L)。

    失鈉性低鈉血癥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補鈉,同時恢復血容量。

    稀釋性低鈉血癥主要是以限水和利尿為治療措施。

    補鈉注意要點

    1、去除病因可使缺鈉和缺水得到更快的糾正;

    2、第一個24小時以內(nèi),先補缺鈉量的1/3—1/2,然后根據(jù)血壓、皮膚彈性、神志和尿鈉濃度等補給剩余量;

    3、 血漿鈉離子濃度不能反應總體鈉的丟失;

    4、 如同時有缺鉀,則須同時補給;

    5、為避免過多Cl-輸入,可在部分等滲液中加入1/6M乳酸鈉或碳酸氫鈉,如患者已發(fā)生循環(huán)衰竭,則提示缺鈉嚴重,除外給予鹽水以外,應及時補給膠體溶液;不可單獨用升壓藥或血管擴張劑。

    相關閱讀:
    FICC2014: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診治進展
    FICC2014:主動脈疾病不容忽視的問題-截癱
    FICC2014:低鈉血癥的診治
    FICC2014:2007-2014中國慢性心衰指南四大更新
    FICC2014:他汀以外調(diào)脂治療研究進展
    FICC2014:血小板功能檢測
    FICC2014: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亞太共識意見解讀


分享到:
  版權(quán)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站所有轉(zhuǎn)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zhuǎn)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