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是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常見的終身性疾病,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比例也逐年上升。但鑒于多數(shù)國家兒童仍以1型糖尿病為主,而對兒童2型糖尿病關注較為不足,且多數(shù)口服降糖藥物的使用均存在年齡限制,因此兒童2型糖尿病治療的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程度不及1型糖尿病,國內外兒科內分泌醫(yī)生的相關經驗還在積累。
干預疾?。簭?型糖尿病人群特點出發(fā)
不同類型的兒童青少年糖尿病其特點也不盡相同,深入了解2型糖尿病患兒的特點,更有利于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國際青少年糖尿病聯(lián)盟(ISPAD)從糖尿病發(fā)病分布、年齡、家庭因素、干預手段的優(yōu)先以及社會因素等對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特點進行了總結。
ISPAD指出,1型糖尿病發(fā)生在整個兒童期,父母對其行為的影響較大;而2型糖尿病主要發(fā)生在青春期,同齡兒童對其產生的影響更大。另外,2型糖尿病與遺傳密切相關。從目前有限調查數(shù)據(jù)和臨床資料看,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3代以內直系親屬無一例外患有2型糖尿病。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型糖尿病是一種遺傳度極高的疾病,但家庭聚集性使得飲食、生活習慣、運動等方面的不良因素也參與其中,并可能不利于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控制。
此外,對于1型糖尿病患兒而言,胰島素注射和血糖監(jiān)測更為重要,對部分不喜歡運動和超重的1型糖尿病患兒,生活方式干預也很必要。對2型糖尿病患兒來講,生活方式干預更為重要。尤其在現(xiàn)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兒童***方式、體力活動、交通工具等發(fā)生了極大改變,另外食物的能量密度更高、快餐也更為可口和普及,這些都增加了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防止的難度。
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治療原則:要兼顧“身心健康”
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管理與1型糖尿病相似。國外專家認為,由兒科內分泌醫(yī)師、糖尿病專科護士、營養(yǎng)師、心理醫(yī)師和社會工作者,甚至包括運動和行為干預方面的專家組成的團隊,可更好對患者進行綜合管理。
另外,糖尿病教育是兒童青少年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醫(yī)生在開展相關工作時,要結合患兒文化背景和年齡特點,進而有效改善患兒及整個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有研究表明,單獨采用生活方法干預,只有約1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獲得良好的代謝控制,因此藥物治療是絕大多數(shù)2型糖尿病兒童必須的選擇。
通過不同手段進行控制2型糖尿病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和保持合理、健康的體重,增加運動能力,恢復正常血糖,盡量減少低血糖,預防和干預糖尿病并發(fā)癥(高血壓、高脂血癥、腎臟并發(fā)癥和脂肪肝)的發(fā)生。
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以改善生活方式為基礎
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需要建立在生活方法干預的基礎上。目前多數(shù)國家只有二甲雙胍和胰島素得到許可治療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部分國家許可使用磺脲類藥物。我國兒童青少年用藥的參考依據(jù)主要是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SFDA)所批準的適應癥,其中二甲雙胍在兒童中的使用沒有特別予以限制。噻唑烷二酮類(TZD)在18歲以下患者使用還未獲得批準,目前兒童2型糖尿病采用TZD治療還在臨床試驗中。其他新型藥物,如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人胰淀素、腸促胰島素類似物和二肽基肽酶抑制劑等,目前均僅批準在成年患者中使用。
二甲雙胍的使用
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在降低同樣糖化血紅蛋白(HbA1c)情況下,二甲雙胍較磺脲類藥物低血糖風險更少。另外,二甲雙胍治療還可減低體重或保持體重的穩(wěn)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在一項為期16周的安慰劑對照的隨機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年齡10——16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雙胍1000mg(2次/日)口服治療,二甲雙胍組HbA1c較對照組顯著降低(7.5%vs.8.6%)。因此兒童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較為有效。
服用二甲雙胍初期的胃腸道反應(如腹痛、腹瀉、惡心)可能暫時性發(fā)生,但這些副作用可以通過3——4周緩慢加藥來減輕。長期服用二甲雙胍,HbA1c可下降1——2%.服用二甲雙胍發(fā)生的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極低,但在有腎損害、肝病、心臟、呼吸系統(tǒng)功能不全或者正接受造影檢查者不宜使用用二甲雙胍。患有胃腸道疾病時可以暫時停用。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10%存在維生素B12缺乏,而二甲雙胍治療者血維生素B12水平會顯著低于其他治療方式。理論上講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雙胍治療有可能導致周圍神經病變,因此用藥期間監(jiān)測血維生素B12水平非常重要。
二甲雙胍單藥治療失效3月以上,需要考慮加用其他藥物。
胰島素的應用
在2型糖尿病患兒中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通常只需較小劑量的胰島素即可維持正常血糖。如果口服降糖藥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可加用長效胰島素即可滿意控制血糖,如果餐后血糖控制不佳,也可加用速效胰島素。
ISPAD建議,即使采用胰島素治療也需繼續(xù)使用二甲雙胍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且不建議TZD與胰島素聯(lián)合使用,以免增加體液潴留的風險。
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初始治療的選擇
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初始治療方案由患者臨床癥狀、高血糖嚴重程度、伴或不伴酮癥或者酮癥酸中毒來確定。另外,與1型糖尿病類似,如果癥狀顯著、特別是有嘔吐發(fā)生,糖尿病可能迅速惡化,需要馬上評估病情并積極治療。
通常在初始治療中,由于2型糖尿病發(fā)病初期胰島功能尚好,對于是否早期加用胰島素治療目前尚存爭議。
一項對美國和加拿大130位兒科內分泌醫(yī)生的調查表明,48%——50%的2型糖尿病患兒在發(fā)病初期采用胰島素治療,因此國外2型糖尿病患兒病初多采用的是非胰島素治療。
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發(fā)病初期采用胰島素強化血糖控制,可顯著緩解糖毒性對胰島功能的損害,延緩胰島功能衰竭的時間,而且這種效應可持續(xù)2年以上。
目前雖然在兒童2型糖尿病中尚缺乏類似臨床觀察,但筆者單中心經驗表明,兒童2型糖尿病早期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至少在縮短住院時間、加速進入緩解期方面存在良好效應,但仍待未來多中心研究證實。
一般給予2型糖尿病病初患兒胰島素強化治療1——2周。經胰島素治療1——2周后,可加用二甲雙胍。隨后,通常在血糖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2——6周后,可從胰島素治療轉變?yōu)橥耆枚纂p胍治療。胰島素停用后,血糖監(jiān)測可以減少至每天2次(空腹和餐后血糖),按每天不同時間段輪流監(jiān)測。
如果病情穩(wěn)定,也可首選二甲雙胍治療:最初每次250mg(1次/日),同時觀察患者耐受情況和療效,如效果不佳可逐漸增加至每次250mg(2次/日),隨后3——4周可最大增至每日1500——2000mg.
2型糖尿病在我國兒童青少年并不少見,尤為擔憂的是,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往往會造成比成年人糖尿病更為嚴重的危害,如果病情控制不及時而出現(xiàn)并發(fā)癥,則后果較為嚴重。因此,臨床醫(yī)生應給予患者積極的治療和全面的管理。另外,糖尿病也可以說是身心疾病,因此在實踐中,還需盡量給予患者以人文關懷,讓他們更為輕松地應對疾病帶來的雙重壓力。
中性粒細胞缺乏患者的真菌感染中,曲霉菌和念珠菌是最為常見的致病菌,占所有真...[詳細]
靜脈用兩性霉素B:兩性霉素B由于抗真菌譜較廣而被廣泛用于預防性抗真菌治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