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肝病科醫(yī)學進展 > 最新研究進展: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yōu)橹饕卣鞯腎陸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以及尤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當肝臟脂肪含量超過肝臟總重的5%即可定為脂肪肝研究表明BMI過高高血脂癥糖尿病和35-50歲年齡段均是NAFLD的***危險因素近年來,其患病率逐年升高,國內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區(qū)的患病率已達15%左右,并有低齡化的趨勢,而NAFLD的高發(fā)也增加了肝硬化和肝癌的潛在危險性。
1流行病學特征
不同國家NAFLD的患病率略有不同,成年人約為10-24%左右,其中西方國家由于飲食及體質的因素發(fā)病率普遍較高,約為20%-30%,日本的一項基于3432名成年人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NAFLD的患病率約為9.3%,近幾年,隨著國內對NAFLD認識的不斷加深,關于我國各地居民NAFLD患病率的研究不斷涌現,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區(qū)的患病率已達15%左右,楊興祥等通過問卷調查成都市12152例成人,NAFLD的患病率為12.3%,其中男女性分別為15.5%和7.0%,且51-60歲為患病高峰階段。黃喜順等對漳州地區(qū)7850份健康體檢資料分析發(fā)現NAFLD檢出1146例(14.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但55歲以后的女性患病率最高資料表明近10年內NAFLD有低齡化的趨勢,尤以肥胖兒童突出,國內報道稱肥胖兒童和青少年中NAFLD的檢出率高達23.3%-59.6%,顯著高于國外,這也與近幾年,國內兒童過度肥胖有關。此外,研究還發(fā)現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患NAFLD的幾率可高達45%以上。
2危險因素分析
隨著研究的深入,學界對NAFLD相關危險因素意義研究的認識較為統(tǒng)一,大量研究表明年齡性別種族代謝綜合征(MS)肥胖及運動均與NAFLD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楊興祥等研究發(fā)現成年男女性的患病率約為2:1,但隨著年齡的升高,女性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當55歲以后女性的患病率出現高于男性的現象,推測可能與體內激素水平有關,朱方超等發(fā)現男性患病高峰期往往出現在40-60歲,而女性則出現在50-70歲NAFLD與基因相關性研究表明不同人種具有不同的患病率,在早期移居歐洲的非洲**,其患病率顯著低于普通歐洲居民肥胖是目前已公認的危險因素,BMI超過正常30%的肥胖患者,其患病率升高約4.6倍,尤其是兒童國外研究表明合并MS的患者,其NAFLD的發(fā)生率顯著升高,NAFLD可能為MS在肝臟的表現形式,而其中胰島素抵抗則是發(fā)病基礎。眾多因素中唯以運動是NAFLD的保護性因素,每周運動3次以上,每次30min,可顯著降低空腹胰島素水平,降低NAFLD的發(fā)生率。
3發(fā)病機制
國外最早提出認為NAFLD的發(fā)生存在二次打擊,即由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引發(fā)脂肪蓄積,并降低了肝細胞的損傷抵抗力(第一次打擊),隨后各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于肝臟細胞,導致本已抵抗力下降的肝臟細胞在氧化應激的作用下發(fā)生氣球樣變壞死性炎癥,這也稱為二次打擊學說。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部分學者提出了四次打擊學說,即在原有二次打擊的基礎上,當炎癥持續(xù)存在后,機體開始對受損傷的肝臟細胞進行修復,發(fā)生肝臟纖維化(第三步),隨著其進一步發(fā)展,肝臟微循環(huán)障礙,組織細胞缺血壞死,肝小葉重建,最終導致肝硬化,即第四次打擊無論是二次打擊或四次打擊都認為胰島素抵抗是NAFLD發(fā)生和進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且在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發(fā)生和進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研究表明腫瘤壞死因子(TNF-)家族趨化因子CC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r(PPAR-r)脂聯素等細胞因子的關系也十分密切,其中TNF-在肝臟損傷中最早出現,與脂肪累及水平有關,并具有促使其他細胞因子釋放的作用;家族趨化因子CC則主要是在炎癥病理過程中誘發(fā)氧化應激及間質降解;PPAR-r是一種核轉錄因子,研究表明其與脂肪性肝炎的發(fā)生具有一定關聯。脂聯素則是肝臟脂肪變的保護性因素,其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4NAFLD的診斷
NAFLD的早期診斷對其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B超CT肝細胞活檢及3.0T磁共振氫波譜成像技術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其中B超和CT是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診斷技術,能夠明確脂肪浸潤的范圍,但對于肝細胞損傷的程度則無法判斷,此外,誤診為肝部惡性腫物的幾率也很高。目前肝細胞活檢技術應用得到普及,其也是確診NAFLD的最有利證據,若檢出大泡性或以大泡性為主并伴有小泡即為NAFLD的典型病理改變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fā)展,3.0T磁共振氫波譜成像在診斷NAFLD時具有較高的精確及準確度,且無需經受穿刺的痛苦,國外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其能夠根據脂封組成和波峰下面積分析肝內脂肪的病變程度。
5臨床治療方法
5.1非藥物治療:運動及飲食綜合療法在治療NAFLD方面?zhèn)涫芡瞥?,尤其是兒童,肥胖及高血脂高血糖等MS都是NAFLD的危險因素,而通過控制飲食及適當運動可達到降低血糖血脂,減輕體重的目的,此外,研究發(fā)現通過限制飲食,降低體重進而降低內臟脂肪含量后,還可以降低體內胰島素抵抗,并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MS,因此,運動及飲食已被公認為非藥物治療的首選方案。羅文等通過對106例NAFLD患者實施以飲食調節(jié)運動為核心的階段性改變模式行為指導療法,1年后各項生化指標顯著改善,總有效率達83.9%。
目前學界普遍提倡NAFLD患者每周減重1.6kg,肥胖兒童每周減重0.5kg,或每日步行3000m,耗時30min,每周5次,即可有效限制NAFLD的發(fā)展,逐步達到治療的目的飲食方面,王艷兵等認為NAFLD患者能量攝入應控制在4186.8-6280.2KJ,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質占10-20%,且脂肪不超過30%。
5.2中醫(yī)治療方法:祖國醫(yī)學對NAFLD認識已久,將其歸為痰癥肥胖痞滿脅痛和濕阻等范疇,部分研究認為NAFLD是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調勞逸過度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腎精不足,濕熱內結,痰濁郁結,瘀血阻滯,痰濕瘀阻互結,痹阻肝臟脈絡所致辯證分型方面,**根據NAFLD的臨床表現將其分為肝郁氣滯型氣血瘀阻型痰濁內阻型和正虛瘀結型等,并采用不同加減組方治療,獲得較好效果中藥組方在治療NAFLD具有獨到的效果,田廣俊等采用調肝消脂湯治療40例NAFLD,結果總有效率達90.5%此外,中成藥治療方面,宓余強等以健肝降脂丸治療后,NAFLD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指標均顯著改善。
5.3西醫(yī)治療方法:目前,西醫(yī)治療仍是NAFLD治療的主要手段其中藥物主要是針對病因,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抗氧化,抗毒性細胞因子,保肝和降脂達到治療目的胰島素增敏劑臨床上以二甲雙胍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為主,前者是通過改善機體胰島素抵抗達到治療目的,國外一項隨機對照研究表明,二甲雙胍能顯著改善患者肝臟脂肪蓄積及纖維化程度,而羅格列酮雖可顯著改善NAFLD患者的肝臟功能及其病理改變,但存在體重增加和肝臟毒性的不良反應,極大的限制了其使用維生素A和E水飛薊賓等是常見的抗氧化劑,其通過改善體內的氧化-抗氧化環(huán)境的異常,達到改善體脂分布異常和脂質代謝紊亂的狀態(tài),也是治療肝脂肪性炎的靶點之一針對TNF-等與NAFLD發(fā)病相關細胞因子的治療藥物,如己酮可可堿中和抗細胞因子抗體等亦可通過降低體內相關細胞因子的含量,達到治療目的,臨床癥狀亦有改善,但血脂和BMI改善不明顯此外,熊去氧膽酸調脂藥物及護肝藥臨床也有應用,主要是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其中以熊去氧膽酸應用效果最好。
綜上所述,國內NAFL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呈低齡化的趨勢,其發(fā)生主要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占主導地位,治療上仍無特效療法,若診斷及時,采取以飲食運動為主療法,配合藥物治療,預后往往較好。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