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剖宮產是胎兒離開母體的第二種方式,自于1610年第一例剖宮產后,這種術式挽救了無數產婦和其腹中的胎兒的生命,了解并學會理性對待剖宮產是準爸爸和準媽媽的必修課之一。
隨著二胎的開放政策逐步放松,高齡產婦選擇剖宮產的患者比例較往年有所提高,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浦魅我蟠蠹以俅螌W習了有關剖宮產的相關文獻,現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將其中一篇《剖宮產臨床應用指南》初步解讀如下:
一、指南中明確指出該手術圍手術期有以下風險:胎兒呼吸異常、切口感染、再次妊娠前置胎盤可能幾率為8.7%、再次妊娠時胎盤
植入1.3%。同時指南中也指出以下人群可進行該手術方式:母體罹患妊高癥、臍帶脫垂、母體盆腔下肢或畸形、胎兒窘迫、軟產道異常、胎位異
常、多胎妊娠等。
二、指南中特別強調術前需要就以下情況進行討論并確認:孕周及可選擇的手術方法;近期是否感染,治療狀況如何;既往疾病史、
過敏史等;正在使用的藥物;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指南中也詳細描述了手術過程,現總結如下:
1.需要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一般無并發(fā)癥的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脊椎麻醉或者兩者聯合,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有一定的并發(fā)癥,椎管麻醉禁忌全身麻醉。
2.一般選擇腹部或下腹部切口,傳統(tǒng)切口一般不損傷子宮靜脈,但切口易粘連,并發(fā)癥風險高?,F在最常用的是低位橫切口和低位縱切口,一般術中出血少、切口愈合快、瘢痕少,但橫位胎兒難以娩出。
3.切開子宮壁并擴張子宮壁切口,橫行切開子宮肌壁約3cm,用手指向兩側撕開約10cm。
4.胎兒娩出,破膜后吸出羊水,術者右手/左手從胎頭下方進入宮腔,將胎頭托出子宮切口,助手按壓宮底協(xié)助娩出。
5.娩出胎盤并縫合切口:應根據產婦個人情況,胎盤可自娩或術者用手剝離,指南中特別指出娩出的胎盤需要認真檢查胎盤、胎膜、子宮情況等后方可逐層縫合切口??p合線可選擇可吸收線(術后無需拆線)或不可吸收線。
三、文獻中對術后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現初步總結如下:
1.術后24小時內即可下床活動,一般會有明顯疼痛,但可以使用止痛劑。術后6小時可行半流質飲食。
2.一天以后可在護士或家人幫助下喂食寶寶,過程中應避免接觸或按壓腹部傷口,大部分的止痛劑一般不會影響哺乳。
3.通常術后需要住院3-7天,住院期間和出院后應該充足飲水,適度積極活動。
4.通常4-6周后可以恢復正?;顒樱谶@之前建議避免劇烈活動、避免**。
參考文獻:
Arukumaran S.Oxford Desk Reference:Obstetrics and Gynaeclilgy.BMJ,2011,16(4980):1410.
多原發(fā)肺癌(MPLC)是指同一個體,一側或雙側肺內不同的部位,同時或先后發(fā)...[詳細]
目前,針對寡轉移病灶手術切除的研究較多,而在同一情況下涉及原發(fā)病灶手術切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