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婦產科醫(yī)學進展 > 促排卵藥或不增罹患乳腺癌風險
既往的相關研究顯示,使用生育藥物將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但一項來自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這項研究的結果最近發(fā)表在美國癌癥研究協(xié)會主辦的《癌癥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Prevention)雜志上。
眾所周知,對于那些無**常排卵的女性,醫(yī)生通常會建議她們使用生育藥物,以促進卵子生成的機制與體內的激素一致。至于這些生育藥物是否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一直是研究人員爭論和探討的話題。之前許多研究表明,兩者之間確實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
“我們希望在排除其他已發(fā)現(xiàn)的與乳腺癌相關因素后,對生育藥物與罹患乳腺癌風險的遠期關聯(lián)性進行評估。”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激素和生殖流行病學處的主任Louise A. Brinton解釋道。
在該研究的試驗過程中,該試驗小組采集自1965年至1988年的五個不同的美國醫(yī)療機構,分析了被診斷為不孕不育的超過12000名女性患者的數(shù)據(jù),把其中9892人列入研究對象,并一直接受隨訪調查至2010年。在隨訪期間,有749人罹患乳腺癌。其中,研究人員能夠獲得相關醫(yī)療記錄的人數(shù)為696人,而在這些人中有536名患者為浸潤性乳腺癌。
但該試驗小組發(fā)現(xiàn),與沒有使用生育藥物——枸櫞酸氯米芬或**的女性患者相比,使用了這些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其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并沒有增加。同時,該試驗小組也發(fā)現(xiàn),那些使用克羅米芬12個周期及以上的患者,與沒有使用生育藥物的患者相比,其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是后者的1.5倍。
然而Brinton指出,按照目前的治療常規(guī)來說,女性患者使用該類藥物的療程通常局限于3——6個周期,每次使用劑量則不超過100毫克。在這項研究和以往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每次使用的劑量則高達250毫克。有些女性患者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服用高劑量的生育藥物。
此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那些使用克羅米芬和**進行治療后,仍無法受孕的婦女,其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是沒有使用這類藥物的女性的兩倍。
“對于那些觀察到的罹患乳腺癌風險性提高的女性患者,其可能與持續(xù)性不孕相關,而并不是藥物的副作用。”Brinton表示,這些研究結果仍然顯示,持續(xù)對使用生育藥物的女性進行監(jiān)測非常重要。Brinton認為,對于使用生育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處于典型乳腺癌發(fā)病年齡段的女性,其應接受持續(xù)的監(jiān)測。“當然,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以確定按照目前醫(yī)療常規(guī)進行生育藥物治療的長期影響。”Brinton說。
相關閱讀:
研究發(fā)現(xiàn)調控乳腺癌骨轉移作用機制
瑜伽可改善乳腺癌幸存者的預后
柳葉刀述評:乳腺癌化學預防研究進展
基因組分析可引導轉移性乳腺癌靶向治療但應答率不佳
貝伐單抗輔助治療不改善HER2陽性乳腺癌生存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