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療指南-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
(專家課件預覽:點擊下圖可進行全文預覽)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王永清
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
發(fā)病率約7-12%
妊娠20W后發(fā)病,妊娠期特有
主要臨床表現(xiàn):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并伴全身多臟器損害
嚴重者出現(xiàn)抽搐、昏迷、腦出血、心力衰竭、胎盤早剝、凝血功能障礙
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及圍產兒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including
妊娠期高血壓(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慢性高血壓并發(fā)子癇前期(preeclampsia superimposed upon chronic hypertension)
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chronic hypertension)
子癇前期(preeclampsia,PE)
子癇(eclampsia)
定義的變遷
20世紀30年代—急性晚期妊娠中毒癥。采用英美分類方法,其定義及診斷標準來自asterman產科學。
20世紀50年代—晚期妊娠中毒癥。采用前蘇聯(lián)分類診斷標準。分為妊娠水腫、妊娠腎病、子癇前期和子癇。
1983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定義為妊娠20周以后發(fā)生的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時出現(xiàn)頭痛、眼花甚至抽搐者。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2002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為了更好地與國際交流,與國際接軌。
孕產婦四大死亡原因
本課重點內容
基本病理生理變化
臨床表現(xiàn)
母兒風險
診斷和治療原則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遺傳易感學說
免疫適應不良學說
胎盤缺血學說
氧化應激學說
遺傳易感學說(genetic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
家族遺傳傾向于母系遺傳:①②③
遺傳規(guī)律尚有爭議:多基因?單基因?
免疫適應不良學說(immune maladaptation hypothesis)
第一次正常妊娠后,子癇前期的風險下降;
改變**后,多次妊娠的效應消失;
流產或輸血有預防子癇前期的作用;
供卵或捐精的妊娠易發(fā)生子癇前期;
免疫學證據(jù):抗血管內皮細胞抗體,補體和免疫復合物沉積于子宮螺旋動脈、胎盤,TH1/TH2比值失衡等;
胎盤缺血(Placental ischemia hypotheses)
早孕6-8周受精卵種植;
妊娠14-16周,合體滋養(yǎng)細胞侵入子宮螺旋動脈,血管重鑄;
重鑄(Remould of vascular):正常妊娠時固定絨毛滋養(yǎng)細胞沿螺旋動脈潤浸,逐漸取代血管內皮細胞,血管腔增大,血流增加,重鑄的深度達子宮肌層的1/3;
子癇前期時,螺旋小動脈的重鑄障礙,滋養(yǎng)細胞浸潤的深度僅達蛻膜層,導致滋養(yǎng)細胞缺氧即“胎盤淺著床”;
點擊下載: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療指南-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內科
利用簡易呼吸器接于病人,按其自發(fā)呼吸的頻率及幅度手工輔助呼吸,并逐漸增大擠...[詳細]
神經(jīng)外科手術病人:在顱內動脈瘤夾閉手術病人和顱內壓升高的病人,手術操作結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