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自古以來似乎誰也說不清的難題,近日有英國科學家聲稱已被“計算”出來——
據國**體日前報道,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經典且常被提起的問題,也是持續(xù)數百年的哲學與科學之謎。現在,借助先進的運算技術,英國科學家終于揭開這個謎團——答案是先有雞后有蛋。
研究人員發(fā)現,雞蛋的構造取決于在母雞卵巢中發(fā)現的一種蛋白,所以,雞蛋只有在母雞體內的時候才存在。這種蛋白稱為ovocledidin-17(簡稱OC-17),是加速蛋殼發(fā)育的催化劑,而蛋殼是保護蛋黃與蛋白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讓雞胚胎在里面充分發(fā)育。
謝菲爾德大學和華威大學的科學家利用一臺超級電腦“放大”雞蛋形成過程。結果表明,沒有OC-17蛋白,雞蛋的外表部分就無法結晶,形成蛋殼。這種蛋白將碳酸鈣轉換為構成蛋殼的方解石晶體。方解石晶體發(fā)現于許多骨骼和蛋殼內,但母雞形成方解石晶體的速度比任何物種都快——每24小時生成6克蛋殼。
謝菲爾德大學工程材料系的柯林-弗里曼博士說:“有人長期以來就懷疑先有蛋,但我們現在掌握的科學證據證明,其實是先有雞。科學家在以前就發(fā)現了OC-17蛋白,它與雞蛋形成有關,但在展開細致研究后,我們可以了解到OC-17蛋白其實還控制著雞蛋形成過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發(fā)現,各種鳥似乎都具有可從事相同工作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