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又稱胃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窩處經常發(fā)生疼痛為主癥的病證。本病在廣大農村地區(qū)頗為常見,很多患者通過西藥抗炎、解痙、制酸、助消化或手術治療而好轉或痊愈;但亦有部分患者經上述方法反復治療,仍不能痊愈,甚至胃痛癥狀都不能緩解。此時,求助于中藥辨證論治,則??墒盏捷^好的效果。
筆者通過20余年的實踐觀察,在胃脘痛的辨證論治方面,總結出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收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歸納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寒熱互結中焦,脾胃升降失調
患者,女,35歲,農民。胃脘脹痛近10年余,每遇情緒波動或月經來潮之前,胃脘痛明顯加劇,經服阿莫西林、654-2、西咪替丁等,雖能止痛,但常復發(fā)。多次胃鏡檢查,均提示:“慢性淺表性-糜爛性胃炎。”近1個月來,患者脘痛綿綿,陣發(fā)加劇,不思飲食,口干口苦,心煩易怒,胸痞脅脹,間斷嘔吐苦水,舌質紅,苔黃,脈弦數(shù)。此屬情志不舒、肝氣郁結,化火犯胃。日久脾陽亦虛,以致胃中寒熱互結,脾氣不升、胃失和降所致。治宜平調寒熱、消痞散結,方用半夏瀉心湯加減。藥用:半夏10g,黃連6g,黃芩10g,干姜10g,白芍10g,吳茱萸10g,丹皮10g,梔子10g,甘草6g。上藥水煎服,每天1劑,連服5劑,病情好轉;再服5劑,情志舒暢,口中知味,能進飲食;連續(xù)服5劑,胃脘脹痛,甚至消失。然后,續(xù)用逍遙丸聯(lián)合香砂六君子丸半月,以善其后。隨訪6個月,未復發(fā),且月經前后無胃脘脹痛。
1.2 中氣下陷
患者,男,65歲,退休教師。胃脘脹痛近30年,平素體質虛弱,長期站立位工作,以致胃脘脹痛而有下墜感,伴噯氣,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多次胃鏡檢查,均提示“慢性胃炎”,上消化道鋇餐檢查,示“輕度胃下垂”,經服多種西藥及中成藥等,雖能暫時止痛,但旋即復發(fā)。近2個月來,患者胃脘脹痛、下墜感明顯,不能進食,強行進食,則胃脹加劇,舌質淡,苔薄白,脈象軟弱無力。再次鋇餐檢查,示:重度胃下垂。此屬年老體虛,長久站立,勞傷肌肉,損傷脾胃,以致脾胃虛弱,中氣下陷,中焦樞機不利,升降失常所致。治宜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黃芪20g,白術10g,升麻6g,柴胡6g,黨參20g,陳皮6g,當歸10g,甘草6g,制附片10g,炮姜10g。上藥水煎服,每天1劑,連服10劑,患者胃脘疼痛減輕,能進少許飲食,但仍感胃脘墜脹,再服10劑,患者胃脘脹痛消失,飲食正常,大便正常、四肢有力;續(xù)服10劑,患者胃脘下墜感基本消失。后用補中益氣丸合理中丸調治月余,患者各種癥狀消失,體力恢復正常,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鋇餐復查示:輕度胃下垂。故仍囑患者注意休息,間斷服用濃縮型補中益氣丸,以防復發(fā)。
1.3 陰虛型
患者,男78歲,農民。胃脘痛近20年,初起服香砂養(yǎng)胃丸等能控制,以后加服阿莫西林膠囊、654-2、西咪替丁等,能緩解;后來,必須加用止痛栓塞肛等,才勉強減輕。第一次胃鏡檢查示:“淺表-糜爛性胃炎”;第二次胃鏡檢查示:“胃大彎側潰瘍”;第三次胃鏡示:“胃大彎側巨大潰瘍(2.0cm×1.8cm)”。因種種原因,未做手術治療。近十年來,患者胃脘部隱隱灼痛,持續(xù)不斷,嘈雜似饑,不能進食軟食,僅能吞咽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弦細無力。胃鏡復查示:胃潰瘍,胃癌。此屬久病體弱,胃津不足,陰虛氣滯,胃絡失養(yǎng)所致。虛熱內擾胃腑,則胃脘隱隱灼痛,嘈雜似饑;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則不能進食;胃津不足,失于濡潤,則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弦細無力,屬陰虛內熱之征。治宜滋陰生津、養(yǎng)胃健脾,方用一貫煎合五汁安中飲加減。藥用:沙參15g,麥冬15g,石斛15g,當歸10g,白芍10g,黃芪10g,川楝子6g,甘草6g,淮山藥10g。上藥水煎服,每天1劑。另外,用韭汁、梨汁、藕汁、生姜汁、牛乳調制口服。如此調治半月,患者竟能進食半流質飲食;再調治半月,患者居然能進食少許軟質飲食。以后,以上方中藥為主,結合五汁安中飲加減治療,并且間斷給予西藥,靜脈營養(yǎng)、支持,患者存活近4年才終。
2 心得體會
胃脘痛的病人,初期階段,急性期,口服西藥治療,每能獲效;但若日久不愈,止痛效果逐漸減弱,甚至無效,不得不依靠手術治療。而手術切除胃大部后,患者又出現(xiàn)胃脘痛,此時,西醫(yī)西藥無計可施,只能求助于中藥治療。通過上述幾例患者的辨證論治,均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梢?,中藥辨證論治,仍有其用武之地。(高冬喜)
作為一名從醫(yī)多年的泌尿科醫(yī)生,我見過形形色色的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患者...[詳細]
術后并發(fā)癥在外科手術中的高發(fā)生率,使得其預防與處理成為外科醫(yī)生必須關注的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