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有幾種學說?
2018-06-02 08:43
閱讀:1827
來源:骨科主治醫(yī)師870問
作者:人***天
責任編輯:人間四月天
[導讀] 機械性壓迫學說:頸椎間盤突出物、退變所致的骨刺、肥厚的黃韌帶、骨化的后縱韌帶等壓迫脊髓引起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除去壓迫,療效好。
機械性壓迫學說:頸椎間盤突出物、退變所致的骨刺、肥厚的黃韌帶、骨化的后縱韌帶等壓迫脊髓引起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除去壓迫,療效好。
頸椎椎骨間不穩(wěn)定學說:頸椎椎間失穩(wěn),尤其是合并椎管狹窄時,極易出現脊髓壓迫癥狀。切除不穩(wěn)定階段之間盤,同時植骨融合,癥狀改善顯著。
脊髓血液循環(huán)障礙學說:實驗研究發(fā)現,即使除去壓迫,脊髓血液循環(huán)障礙為不可逆者,有脊髓內微循環(huán)改善的變化。強調早期手術治療,只有在脊髓發(fā)生嚴重變性前作減壓手術,才能獲得良好效果。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