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血壓防止指南 內容預覽:
(點擊下圖可對專家課件進行全文預覽)
高血壓防止應符合循證醫(yī)學原則
高血壓治療益處首先來自降壓本身,治療達標是關鍵
治療決策應著眼于患者整體危險度而非僅僅血壓本身
控制收縮壓重要性不低于舒張壓,收縮壓控制在50歲以上者可能更重要,且更困難
不僅血壓控制,靶器官功能和組織保護與異常的逆轉,有著重要意義
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止指南共識
完整,正確的資料采集及血壓測定是個體決策的重要基礎。
治療性的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壓防止的基礎與有效措施。
藥物治療應全面結合總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對多數尤其高?;颊叱2皇菍δ乘?,而是某一組(聯合)藥物的適當選擇。
增加患者依從性,調動一線醫(yī)生的積極性是關鍵。
關于藥物治療
大量研究證實,降壓益處主要來自降壓本身,各類降壓藥物均有作為初始用藥或聯合用藥。
當高血壓合并多種其他情況時,需要聯合用藥,單獨推薦某藥物作為首先,是不恰當不可行的。
患者合并靶器官損害或疾病時,可以參考適應癥,可能存在不同附加藥效血或藥代動力學優(yōu)勢。
降壓達標時關鍵,但單一用藥僅使30%-60%患者達標。
2級高血壓以上或高于目標值20mmHg以上的患者,常需聯合用藥。近年多數降壓臨床研究,多評價的是不同藥物聯合的效果。
固定復方原先較少臨床試驗證據,但較方便,有利提高患者依從性,降壓有效,可選用,期望進一步評價。
有效平穩(wěn)降壓,24小時有效控制,可更好減少心血管事件。提出患者應盡快使用有效藥物。
診斷性評估包括三方面:
1. 確定血壓值及其它心血管危險因素
2. 高血壓的原因(明確有無繼發(fā)性高血壓)
3. 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臨床情況
《中國高血壓防止指南》完整版下載地址:
利用簡易呼吸器接于病人,按其自發(fā)呼吸的頻率及幅度手工輔助呼吸,并逐漸增大擠...[詳細]
神經外科手術病人:在顱內動脈瘤夾閉手術病人和顱內壓升高的病人,手術操作結束...[詳細]